新华社里约热内卢 8 月 15 日电专访|中国持续为世界生态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访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农村大学教授鲁维亚 · 韦格纳
新华社记者周永穗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农村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鲁维亚 · 韦格纳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理念与实践,持续为世界生态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韦格纳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理念与全球推动绿色发展的愿景相一致。她说,旨在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于 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由各国签署,现有 190 多个缔约方。" 两山 " 理念与《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 "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 " 三大目标高度契合。
在韦格纳看来,在 " 两山 " 理念引领下,中国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进行了系统性、长期性战略部署。例如,中国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了大量濒危物种栖息地和重要水资源;森林覆盖率 2024 年达到 25% 以上,是全球 " 增绿 " 最快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不将经济与生态对立起来的模式,将这两方面视为可持续发展‘同一方程式’的组成部分。"
韦格纳认为,中国 " 两山 " 理念和相关实践与巴西的生态行动有高度契合之处。她说,巴西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近年来在保护亚马孙雨林方面取得成效,并致力于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中国在生态修复、物种保护和绿色技术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 " 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 的 " 中国山水工程 ",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可持续农业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等,都对巴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韦格纳表示,中巴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有巨大的合作潜力。未来两国可在公共政策、科研合作、社区参与等方面建立更紧密联系,例如在可再生能源、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等。
她认为,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中巴可在多边舞台上加强协作,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出更多共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