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催姻缘:测算流年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7月经济数据不乏亮点,宏观政策将适时加力

adminddos 2 0

  增量政策,包括及时追加预算、降准降息、取消房地产限制措施、纾困外贸企业等可能选项。

  虽然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但结构性亮点不少,且“适时加力”的宏观政策工具箱已蓄势待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等增速均较6月份有所放缓。

  围绕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人社部等多个部门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密集部署,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

  多位专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第三批690亿元“国补”下达,以及育儿补贴、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服务业经营贷款贴息等政策陆续推出,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的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预计,下半年我国GDP增长4.7%左右,全年约增长5.0%。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分析,新的增量政策,包括及时追加预算、降准降息、取消房地产限制措施、纾困外贸企业等可能选项。

  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国际环境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影响持续,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对经济运行造成了短期冲击。

  从生产端来看,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6月放缓1.1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分行业看,以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产品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稳步壮大。

  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7月份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分析,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加快,背后是“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政策加力扩围,“抢出口”效应下出口表现出较强韧性,以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产业快速增长,并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需求端来看,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前值放缓1.1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其中,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3%,增速放慢0.5个百分点。

  但服务市场销售总体稳定,1〜7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与1〜6月份基本持平。付凌晖表示,如果将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初步测算,1〜7月份同比增长5%左右,今年以来整体保持稳中有升,表明消费扩大态势没有改变。

  投资方面,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

  付凌晖表示,投资名义增速的回落,既有部分地区高温暴雨频发、影响项目工程施工的短期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的影响,还有我国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行业投资动能在减弱,新兴行业成长尚难以完全对冲的原因。

  他强调,尽管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价格因素,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随着“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带动高端行业投资增长。1〜7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均保持较快增长。

  付凌晖表示,展望下阶段,尽管经济运行中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各方面积极作为,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他谈到,下半年有四大方面支撑因素:市场需求扩大有支撑,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宏观政策持续显效。

  “四季度初前后可能推出增量措施”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加紧实施,带动生产需求扩大,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比如,1〜7月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4%和22.9%。“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1〜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水利、电力投资快速增长。

  “两新”政策在持续加力。近日国家发改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按计划将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设备更新方面,国家发改委8月13日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粮油加工、安全生产、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下半年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罗志恒对第一财经分析,政策力度与形势发展是互动的。连续性意味着给市场主体稳定的预期;灵活性意味着前瞻研判下半年关税战的演化及房地产止跌情况等,及时果断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包括及时追加预算、降准降息、取消房地产限制措施、纾困外贸企业等可能选项。

  王青表示,往后看,受各类“抢出口”、“转出口”效应影响,今年外部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时点后移,但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对中国出口的冲击还是会体现出来,8月之后出口增速有可能逐步回落。此外,8月房地产市场将延续调整过程,而后期反内卷也可能会限制部分行业产能释放,进而对国内工业生产有一定抑制作用。

  他判断,四季度初前后,宏观政策有可能推出新的重大增量措施,核心是财政加力、央行降息,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外需放缓影响,遏制经济下行势头,确保顺利实现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东海证券研报指出,近期接连出台关于民生以及消费等相关政策,稳预期的信号较强。后续来看,稳投资方向上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落地节奏是否会提速,地产增量政策也值得关注。

  多部门密集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围绕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密集部署。

  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撰文表示,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推动各项政策效能不断释放。落实好助企帮扶各项财税政策,有效改善经济微观循环。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货币政策方面,8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未来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将聚焦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持续落实适度宽松基调,抓好政策执行以充分释放效应,同时强化宏观政策协同。

  多部门围绕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也作出相应安排。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大力度稳投资促消费,拓展投资增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提质增效实施“两新”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

  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表示,将全方位扩大内需,把提振消费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起来,支持新型消费发展,聚焦民生领域,开放创新应用场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近期国家发改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同时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工信部提出,下半年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