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最新报告!为药店找到高客单、高刚需突破口

adminddos 2 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电子设备普及等社会因素影响,眼部疾病患病人数和眼健康用药需求持续攀升,为药店挖掘品类增量带来新机遇。

  8月17日,在2025西普会上,中康科技商用事业部零售市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赵梦潆分享了《“睛”彩革命:挖掘中国千亿眼健康院外市场新蓝海》报告(下称《报告》),从市场格局解析、人群需求拆解和药店转型路径三个维度,为药品零售从业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眼健康品类发展框架。

  01

  庞大的中国眼健康市场需求

  中国眼健康领域的医学与疾病谱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近视、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等高发疾病受人口老龄化、电子产品普及等社会因素影响,患病人数持续攀升,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也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屈光不正人群已达7亿,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白内障作为典型老年眼病,患者数量从2015年的1.1亿增长至2021年的1.35亿,预计2025年将达1.5亿;干眼症发病率达21%~30%,全国约有3.6亿患者,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青光眼虽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其不可逆致盲性带来严重健康威胁。整体来看,中国眼健康市场有着庞大的需求基础,且城乡之间、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农村老年人因信息闭塞和就医不便,眼病防治形势更为严峻。

  当前,这一市场在政策引领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催化下,呈现出高速增长与深度转型的特点。尤其是政策层面的密集布局更让产业发展有了明确坐标。《“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达到3500以上等具体目标,通过五级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重点人群防治能力提升、诊疗行为规范化等举措为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值得药店管理者特别关注的是,政策中强调的“防治结合“理念与药店“健康守门人”的定位高度契合,尤其是儿童近视防控、干眼症早期干预、老年白内障术后护理等场景,为药店提供了介入公共卫生服务的入口。另外,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也在为眼健康事业注入强劲动力,驱动中国眼部健康市场升级。赵梦潆认为,这对药店而言,意味着不能再将眼健康品类简单视为药品销售,而需要构建包含器械、保健品、数字服务在内的完整生态。

  从市场规模看,中康CMH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零售整体眼科药品销售规模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2.6%,连续七年实现递增态势。电商B2C渠道以9.1%的增速远高于零售药店1.3%的增长,占比已达17.4%。在细分品类占比中,截至今年5月,眼部抗菌消炎类、假性近视、缓解视疲劳及眼部保健类、组织黏连与干眼症治疗药,在全国线下零售药店眼科药品销售规模占比超过7成,其中假性近视、缓解视疲劳及眼部保健类、组织黏连与干眼症治疗药仍保持增长态势,明目类中成药也呈现较高同比增长。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440亿元,2030年将达到1166亿元。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护眼赛道除在滴眼液之外,仍有更多可挖掘的空间。

  02

  构建精细化的眼健康人群运营体系

  在报告中,赵梦潆将眼健康市场划分为“屏幕初世代”、“职场用眼族”和“明眸守望者”三大核心人群,为药店提供了精准运营的路线图。不同人群在生理特征、消费习惯和支付意愿上的显著差异,药店必须摆脱一刀切的传统营销模式,构建精细化的人群运营体系。

  青少年市场(屏幕初世代)呈现出“高客单、低渗透、长依存”的鲜明特点。

  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高中生近视率更突破81.2%。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政策推动下家长防控意识空前提升,催生了庞大的消费市场。

  《报告》指出,中国角膜塑形镜(OK镜)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超百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20%的年复合增长率,但其在青少年近视人群中的渗透率仍不足2%。OK镜首次验配费用在8000-15000元,后续护理产品年消费约2000元,形成高客单价商业模式。而2024年3月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的获批上市,标志着百亿级近视防控药物市场正式开启。

  药店在青少年眼健康市场的突破口在于构建“光学器械+控制药物+保健品+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可与专业眼科机构合作提供OK镜护理产品及配套服务;建立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的合规供应渠道;开发叶黄素软糖等适口性保健品(在电商平台中搜索“护眼”关键词可见,以叶黄素、胡萝卜素为代表的产品销量已达数万份以上);开展视力筛查、用眼指导等增值服务以增强客户黏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寒暑假前后是干预高峰,药店需提前布局营销资源。

  职场人群(职场用眼族)则展现出“高痛点、快决策、重便捷”的消费特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与视频终端用户高度重合,其中4.5亿中青年近视患者构成眼科消费主力军。干眼症作为典型的“视频终端综合征”表现之一,患者已超3.6亿,但诊断治疗率不足20%,每提升1个百分点渗透率就能带来数十亿增量空间。

  针对这一市场,药店运营需聚焦三点:首先是打造场景化产品矩阵,如“办公护眼包”含人工泪液、防蓝光眼镜和蒸汽眼罩;其次是构建极速服务体系,依托O2O实现“30分钟送达”;最后是内容营销创新,如与职场类KOL合作生产“打工人护眼指南”等原生内容,与目标人群社交软件及内容博主合作进行软性品牌宣传,建立消费者心智。

  老年市场(明眸守望者)无疑是“高刚需、高价值、强专业”的黄金赛道。

  报告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22.0%,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

  这一人群眼科疾病呈现高发态势: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80%;老花眼在52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90%,68%老花眼由于大众认知不够还未得到矫正;青光眼患者则有超2100万人需终身治疗。

  在人口基数、刚性病种、支付意愿三大引擎的共同驱动下,中国老年人眼健康市场成为所有年龄段中增长确定性高、医疗价值集中、消费升级潜力大的高价值蓝海市场。

  药店在老年眼健康市场的战略机遇在于构建“慢病管理+术后护理+日常保健”的全链条服务,具体策略包括:强化与眼底病相关的关联销售(数据显示三高用药与眼健康产品具有显著关联性);开发白内障术后护理套餐,含抗生素滴眼液、抗炎滴眼液和人工泪液;提供适老化体验,如简化促销规则、设计“买二赠一”直接优惠;开展社区教育,通过“老年护眼讲座”建立专业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客户具有强社区属性,药店需通过会员体系实现从单次交易到终身价值的转变。

  03

  结语:迎接药店眼健康品类新纪元

  面对眼健康市场的历史性机遇,连锁药店亟需从战略定位、运营模式和生态协同等不同维度进行系统性升级,其中,专业能力建设是基础,通过培训体系使店员掌握基础眼健康知识;数据驱动运营则是核心,用好会员数据分析购买关联性和干预时机;服务质量控制是保障,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确保体验一致性。

  《报告》不仅呈现了数据与趋势,更传递了眼健康市场从医疗向消费、从治疗向预防、从产品向服务转型的行业共识。对连锁药店管理者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挑战在于需要打破传统经营思维,建立新的能力体系;机遇在于有机会抢占这一蓝海市场的制高点,实现从药品零售商向健康服务平台的跃迁。

  眼健康品类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销售贡献上,更在于其作为高频入口,带来客户资产积累和跨品类协同效应。一个典型的眼健康客户,其生命周期价值可能涵盖青少年时期的近视防控、职场阶段的干眼症管理、老年阶段的白内障护理三大阶段,跨越数十年消费周期。药店若能以眼健康为切入点,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将打开增长的第二曲线。在这个“睛”彩纷呈的新纪元,唯有那些及早布局、系统规划、创新求变的连锁药店,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赢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