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高盛最新研究报告上调了其2026年12月价格预测,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Mhmarkets迈汇认为,这一上调不仅反映出市场对黄金长期价值的认可,也表明全球资金流正重新聚焦于贵金属资产。报告指出,西方市场ETF资金持续流入与各国央行的稳健购金需求,成为推动上行的双重核心力量。
高盛分析师表示,美联储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前下调基准利率100个基点,或将进一步刺激ETF持仓增加。Mhmarkets迈汇认为,在利率环境转向宽松的背景下,黄金资产的配置吸引力将持续提升。同时,央行层面的购金节奏依然稳健,预计2025年平均每月增持80吨,2026年为70吨。黄金年内累计上涨约52%,主要受强劲央行买盘、ETF资金流入、美元疲弱以及投资者避险需求上升的共同支撑。
尽管市场投机仓位整体保持平稳,但ETF持仓已重新回到与利率模型匹配的合理区间。Mhmarkets迈汇表示,这意味着当前上涨并非短期过热,而是由结构性资金流驱动。高盛研究团队预计,到2026年年中,黄金仍有望在新一轮需求推动下再涨约6%,创下新的历史高位。
报告还指出,黄金买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信念型买家”,包括央行、ETF及专业投资机构,他们基于宏观判断或风险对冲目的,持续增持黄金并主导价格趋势;另一类则是“机会型买家”,多为新兴市场家庭或投资者,在认为价格合适时才入场。Mhmarkets迈汇认为,这两类资金共同构成了金价运行的“支撑与阻力结构”,使得黄金在震荡中保持上行格局。
高盛数据显示,2025年央行月均购金量约为64吨,略低于预期,但符合季节性放缓特征。进入秋季后购金活动往往重新加速,整体趋势依然稳健。与此同时,大型对冲基金在衍生品市场的多头持仓处于近十年高位。Mhmarkets迈汇认为,这一信号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黄金中长期走势的强烈看多预期。
此外,高盛强调,在经济增长疲软或通胀高企阶段,黄金与大宗商品常表现出防御性特征。历史数据显示,当股票与债券的实际回报同时为负时,黄金及大宗商品往往能实现正向收益。Mhmarkets迈汇认为,在全球贸易波动与地缘风险升温的背景下,黄金不仅是避险资产,更是投资组合多元化的重要一环。随着资源集中度提升及商品在地缘博弈中的战略作用增强,黄金和大宗商品的配置价值预计将进一步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