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手持国旗观看升旗仪式。
经过三年多的流量沉淀与人气检验,今日的南昌,已走过“红起来”的上半场,在“火下去”的下半场中,走得更加自信与从容。
这个国庆中秋长假,南昌又一次毫无意外地火了。公开数据显示,10月1日22时至次日4时,南昌跃居全国“夜经济活跃城市”榜首。当晚,122万人齐聚赣江两岸,见证国庆烟花晚会的璀璨盛典。长假首日,南昌地铁全线网总客运量再创新高,印证着这座城市的文旅热力值。实际上,这些年“黑马”南昌给外界的惊喜从未间断。在英国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上,南昌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跻身中国旅游目的地“顶流”;携程发布的2024年口碑榜年榜中,南昌入选“全球100热门目的地”,2025年再次入选“全球100经典目的地”。都说“网红容易长红难”。如果说2023年南昌初次跻身“网红”城市时还带有些许质疑与意外,那么经过三年多的流量沉淀与人气检验,今日的南昌,已走过“红起来”的上半场,在“火下去”的下半场中,走得更加自信与从容。

2025年南昌国庆烟花晚会。李一/摄

文旅热力,背后是产品的“硬核”实力
2024年,南昌接待游客2.25亿人次,比2020年增长49%;旅游总花费2080.84亿元,比2020年增长41%。2.25亿人次!这是个令许多旅游城市难以企及的高度。到底是什么让五湖四海的游客自发“种草”南昌?到底是什么驱动口碑接力,一次次刷新南昌热力曲线的峰值?答案就藏在这一江一城、一景一物之中。今年1月,滕王阁“三还”及北扩工程竣工开放,带动滕王阁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接待游客2671.5万人次,成为“本地人常来、外地人必来”的网红打卡点。“双核”驱动,全城换新,历经多年沉淀,南昌文旅终于集齐“最强王牌”。换装后的滕王阁与万寿宫,成为这场流量狂潮之中最强“磁极”。不只高峰耸立。打开南昌全域旅游分布图,保利大剧院盛大开幕,大士院焕新开街,新豫章书院满血“复活”,市图书馆新馆、梅岭云端索道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陆军博物馆、市博物馆新馆等一批文旅新地标加速推进,一幅“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文旅新图景正呼之欲出。时下,随着文旅资源日益趋同,产品矩阵和独特的“卖点”,已成为一座城市“吸睛”的关键触点。“一年四季没有淡季”的文旅生态,考验着一座城市创意出奇、产品出新的能力。南昌是懂得如何用产品来拿捏人气的。“英雄城·红色城”精品线路圈粉无数,“光影八一”灯光秀火爆全网,22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115处乡村旅游点星罗棋布,“两滩七湾”亲水乐园晋升为夏日爆品……超强的产品力构成了这场文旅逆袭的最强底气。一个人相遇一座城,总有一种力量彼此吸引。从“人生八雅”城市旅游品牌,到“宝藏八园”乡村旅游IP;从来一场黄金线路Citywalk,到“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当走出家门的人们遇见张开双臂的城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就自然而然发生。

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游人如织。 李一/摄

品牌出圈,背后是认知打法的破壁升维
在真刀真枪厮杀的文旅红海,没有无缘无故的“红”,也没有时来运转的“火”。复盘南昌的“走红”轨迹,可追溯至2023年那场迎春烟花晚会。60万市民和游客到场观看,3000万人次通过网络平台,见证了一场跨年奇观。随后,草莓音乐节首次登陆南昌,吸引了2.5万人次参与,微博和抖音平台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两大主题活动的强力加持,拉开了南昌“网红城市”的序幕。然而,一次“爆火”易,长新“长红”却很难。纵观这些年文旅市场经典营销案例,无论是淄博烧烤,还是天水麻辣烫,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一直是市场的终极拷问。南昌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必答题”。在当前高度内卷的文旅市场,卖点争夺早已走过单纯“看山看水看风景”的阶段,任何单一景观已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流量需求,沉淀城市原创IP,越来越成为流量竞争的突破方向。说到南昌,你会想到什么?是迎春、国庆烟花晚会,还是八一广场盛大的升旗仪式;是重量级明星演唱会,还是激情四射的体育赛事;是“跨年夜南昌见”“爱英雄就来英雄城”“南昌邀您看‘海’”等系列主题活动,还是“芝加昌”“美食城”“滨海城市”等专属标签。“品牌沉淀”是认知强化的结果,背后更是创意与运营的共创共谋。沉淀城市IP,打造城市品牌,既要有城市底蕴作支撑,也离不开施政智慧和人本情怀的托举。走进南昌,你总能感觉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撞击力。到八一桥头打卡白猫黑猫,到滕王阁挑战背《序》通关,到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领略汉风古韵,到大士院街寻找人间烟火……好玩有趣,是一座城市难得的高级感。走进南昌,你总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惊喜和浪漫。如果要触摸“诗与远方”,就凭眺赣江看一次“南昌的海”;如果要寻找人间绝色,就到南昌相遇一年四季的五彩斑斓;如果要体验动感与活力,就跑一次“英雄马”,在主题音乐节里和年轻人一起狂欢。摘掉“小透明”的帽子,大胆喊出自己的名字。南昌用一系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营销,将“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认知记忆,与“网红”城市的身份标签,完成了一次捆绑。

南昌紫荆夜市人气十足。 李一/摄

触达人心,背后是城市品质的迭代焕新
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情绪正成为当下文旅消费的“触发器”。人们选择奔赴一座城,无非就是因为独特性、松弛感、能够取悦自己。这种触达大众的情绪价值点,恰恰是南昌的拿手好戏。这里有一种都市少有的亲切与松弛。鲜辣喷香的街头小炒,凌晨一点的喧嚣夜市,全城出动的烟花晚会,热情奔放的路边驻唱,青春洋溢的集体跨年,热血拼搏的主场赛事,或者是燃动全城的明星演唱会,“芝加昌”的动感与活力里,尽是城市的温柔与长情。这里有一种都市少有的宁静与幽远。人们到孺子书房邂逅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在保利大剧院感受梦幻音乐盛典,在五星白鹤小镇近观一场候鸟舞会,还可以在街头与路人对诗,回望这座城市的悠悠文脉,或是开启一段“集章式旅游”,把城市专属记忆带回家。正如一位网友留言所说,南昌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将寻常事物施以情感滤镜,无论是老街小巷、市井烟火,还是文化地标、都市霓虹,这种“别处生活”总是令人心向往之。是的,“别处生活”正是当代年轻人所追寻的情感体验。傍晚时分,赣江两岸霓虹闪烁,千古名楼矗立其间,最美城市天际线与最美江景彼此映照,仿佛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穿越。登上赣江边的观景平台,看江上游轮亮起彩灯犹如一盏盏渔火,那些堵在心口的烦闷,突然间就飘远了。又或是钻进老城某条飘着小炒锅气的窄巷,在老城古街探访一场非遗国潮,抑或是光脚踩在细软的江滩,听八一桥的钢索拉起琴弦,奏响城市乐章。有游客感慨,把南昌的晨昏装订成册,是拌粉碗里的辣油星辰,是鄱阳湖草洲上的候鸟诗行,更是洪城夜里那盏不灭的灯火。最令网友点赞的还是暖心的服务。南昌地铁民警“保姆式”看护游客行李,八一广场执勤特警化身“拍照主理人”,滕王阁景区“最靠谱保安小哥”陪游客一起晒太阳,一次次“共情式”服务犹如一剂“情绪解药”,触发了无数游客“情绪驱动”的情感开关。口碑留人,实力圈粉。当城市为游客成就一段完美的“多巴胺”旅行,“放心把假期交给南昌”也就成了与游客心照不宣的约定。
原标题《从“红起来”到“火下去”,南昌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