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八字看配偶星透出:在线测算感情姻缘www.jixiangqiming.vip:-三甲医生首次披露:移植猪肝171天后患者死亡

adminddos 2025-10-10 19:40:04 2
八字看配偶星透出:在线测算感情姻缘www.jixiangqiming.vip:-三甲医生首次披露:移植猪肝171天后患者死亡摘要: ...

10 月 8 日,《肝脏病学杂志》发文报告了全球首例活人体内猪肝移植术,由中国医生团队完成。

一名 71 岁的男性患者接受移植后存活 171 天,其中有 38 天依靠猪肝维持生命。该研究被国际专家高度评价。

撰文 | 燕小六

" 本次中国研究是世界肝病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当地时间 10 月 8 日,国际权威期刊《肝脏病学杂志》发文称。

该文报告了全球首例活人体内猪肝移植术,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农业大学等联合团队完成。

根据论文,因终末期肝病,1 名 71 岁的男性患者接受了基因编辑猪肝移植,在术后存活 171 天,其中 38 天依靠猪肝维持生命。这表明,基因编辑猪肝能在人体内产生蛋白质、胆汁和凝血因子。

通讯作者之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孙倍成用 " 史无前例 " 来形容该手术。他告诉媒体:" 以前人们总是说,肝脏太复杂了,与心脏、肾脏相比,不适合做异种移植。经过这次尝试,我认为未来人们的看法会改变,异种肝脏移植是可行的。"

图源:Journal of Hepatology

" 存活 171 天,堪称史无前例 "

根据论文,这项突破性手术完成于 2024 年 5 月。

患者因乙肝肝硬化入院治疗,肝右叶有一个巨大的恶性肿瘤,大小约在 15x11x10 厘米。接诊医生尝试缩小肿瘤,但介入手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等均未成功,肝右叶肿瘤随时可能破裂。

评估认为,他无法耐受肝右叶切除,不建议手术,因为剩余肝脏功能差,发生急性肝衰竭的风险极高。

在没有常规治疗方案可选的情况下,基因编辑猪辅助性肝脏移植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过渡性方案。

征得患者、家属等知情同意后,研究团队决定切除患者肝右叶肿瘤,保留左侧肝脏,然后将基因编辑猪的 514 克肝脏,植入其右侧肝窝内以进行原位辅助性移植。

供体猪来自云南农业大学魏红江团队,体重约 32 公斤。团队预先敲除了 3 个猪异种糖抗原合成基因、过表达 7 个人类基因,以降低排斥风险,调节凝血功能。

猪肝植入患者体内后,立即呈现红润色泽,金黄色胆汁从外胆管流出。术后第 1 天,患者的其他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第 7 天,患者能下地自由活动。

同期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猪肝血流正常,胆汁分泌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术后第 16 天时达到约 400mL,随后胆汁分泌量开始减少,稳定在每天 150mL 左右。自身残余的左半肝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

术后多项检查显示,移植猪肝产生胆汁、白蛋白和凝血因子。这些物质在患者血清中均可检测到。猪白蛋白被证实具有活性,且联合白蛋白池、维持了正常的胶体渗透压。这都表明,猪肝至少在短期内能够承担关键的肝脏功能。

此外,患者仅使用获批的标准免疫抑制药物,未使用实验性药物,也未出现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

但到术后第 25 天,情况开始变化,患者陆续出现异种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先是其心脏压力逐渐增大。紧接着,出现与异种移植相关的炎症指标。经过药物治疗、血浆置换等,其器官功能仍继续恶化。

到第 37 天,患者血压骤降,心率加快,意识模糊。医生评估认为其自身肝脏已具备足够功能、维持生命,决定次日手术移除猪肝。

在这之后,患者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这是肝硬化晚期患者常见且危险的状况。多次内镜止血、栓塞等处理未见成效。到术后第 171 天,患者因出血去世。

" 存活 171 天,堪称史无前例。这个案例证明,基因编辑猪肝或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发挥作用。" 孙倍成告诉媒体,他对患者及其家人怀有极大的敬意," 我们应当感谢所有为异种器官移植作出巨大贡献的患者及家属。"

全球首例辅助性异种猪肝移植术资料图,摄于 2024 年。/ 图源:云南农业大学官网

猪肝活体移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 这真的具有开创性!作为一名肝移植专家,它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和思路。"

上述研究发表后,《肝脏病学杂志》共同主编,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胃肠病学、肝病学、传染病和内分泌学系教授海纳 · 韦德迈耶(Heiner Wedemeyer)告诉媒体。

不久前,海纳曾接诊一名急性肝衰竭患者,由于合并癌症、无法做同种器官移植。" 如果能用猪肝做辅助性移植,给她几周时间、等待自身肝脏恢复,我一定会这么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有数千名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死亡。仅在中国,每年就有数十万人经历肝衰竭,但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仍是少数。

海纳也是《肝脏病学杂志》随刊社论的作者之一。他在文中写道:" 移植肝病学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 它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并将成为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 "。

他认为,前述个案显示,尽管时间短暂,但基因编辑猪肝成功植入了人体,在术后早期承担关键的肝脏功能。这或能为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病急性加重、肝细胞癌患者等,开辟全新的治疗路径。

海纳也坦言,在将此类方法推广至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相关领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几十年来,异种器官移植一直被视为解决器官短缺的潜在方案。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已有数例成功的心脏、肾脏异种移植报告。

但异种肝脏移植一直被认为 " 不同于心脏或肾脏,难度更大 "。这是因为除了免疫排异,肝脏还存在额外的生理不相容性等问题,涉及多种酶系统、代谢合成功能等。

此前,猪到灵长类动物的肝脏移植临床前模型显示,术后灵长类动物的生存期仅为数天到数周,远远短于异种心脏或肾脏移植所能达到的生存期。

因此大多数研究认为,异种肝脏更适合作为临时 " 桥梁 ":急性肝衰竭等患者苦等同种器官移植未果时,猪肝移植或能解燃眉之急、作为一个过渡治疗手段。

" 猪肝活体移植领域现在面临一系列紧迫问题,包括:我们如何进一步克服免疫和生理不相容性?基因编辑能否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异种肝脏支持的实际临床需求和适用场景是什么?我们如何定义合适的患者群体 ……"《肝脏病学杂志》随刊社论写道。

海纳还表示,预计今年年底,科学界将启动首个临床研究,旨在测试基因编辑猪肝作为体外肝脏支持系统,能否维持 72 小时功能、惠及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患者。

全球首例辅助性异种猪肝移植术手术团队合影资料图,摄于 2024 年。/ 图源:央视网

猪器官移植,中国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近年来,全球学者已接连完成猪心、猪肾、猪肝的人体移植。我国在异种大器官移植领域也有十余年探索,现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创下多个 " 里程碑纪录 "。

今年 8 月末,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宣布,成功将猪肺移植入一名脑死亡患者体内。这是全球首次在人体中尝试猪肺移植。9 天观察期内,移植猪肺保持活力和功能。

今年 1 月 7 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团队于全球首次将一只 6 基因编辑猪的全肝,原位移植到一名脑死亡患者体内。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表示,这既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异种肝移植向临床迈进的关键一步。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团队在 2024 年 3 月,还完成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到脑死亡个体的异位辅助移植。在不切除患者原有肝脏的基础上,将基因编辑猪肝的肝动脉连接患者腹主动脉,将猪门静脉对接患者下腔静脉,建立胆汁外引流通道。

猪肝在这名脑死亡患者体内,成功存活并正常工作 10 天。期间,猪肝正常运行,产生胆汁和猪血清白蛋白,维持稳定血流,没有出现排异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 9 月 23 日,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已在术后存活超过 200 天。这刷新了亚洲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最长存活纪录,也创下全球第二的存活纪录,意义重大!

" 可以说,中美都达到了异种器官移植的重要里程碑,迈过一道很关键的门槛。术后的前 6 个月对器官移植患者来说是风险最高的时期。渡过这一时期,意味着迈过了超急性和加速急性排斥反应。"

该例手术供体猪的提供方、成都中科奥格生物创始人潘登科教授告诉 " 医学界 ",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或将在 5 年内成为一项常规的移植手术。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