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长庆油田乘“数”而上重塑油气科研新范式

adminddos 2025-10-11 11:01:02 1
长庆油田乘“数”而上重塑油气科研新范式摘要: ...

10月9日,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薛媛在电脑上输入一串指令。短短几分钟后,屏幕上2000多张不同角度、不同放大倍数的岩石薄片照片自动完成采集、拼接与标注,形成了一份完整的岩芯微观分析报告。

在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研究领域,岩芯堪称科研人员获取地质信息最直接、最珍贵的一手材料。在长庆油田岩芯库累计存放着约97万米岩芯样本,俨然成为一座蕴藏丰富地质数据的“资料宝库”。

“以前研究岩芯,就像‘管中窥豹’。”薛媛说。传统方式下,技术人员只能从每段1米长的岩芯上钻取3-5块薄片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局部特征。随着长庆油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向更深、更复杂的地层推进,传统研究手段已难以满足精细化需求——比如页岩油储层的纳米级孔隙分布、致密气藏的裂缝发育规律,都需要更全面、更精准的地质数据支撑。

为破解这一困境,长庆油田创新应用数字化油气藏研究与决策支持系统,并持续加强数据采集、整合与智能分析技术攻关,构建岩芯“全维度数字化建档”体系。通过引入高精度三维扫描、微米级成像等技术,对每段岩芯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全域数据采集,不仅完整保留岩芯的物理形态、孔隙分布、矿物成分等信息,还将单块岩芯的数据采集量从传统的数张薄片照片,拓展到包含千万级像素图像、三维结构模型、物性参数等在内的“数据矩阵”。

据了解,目前油田600多个在开发油藏已全部纳入这个系统,通过部署在井场、实验室的物联网设备,实现地质数据实时采集。依托统一的数据治理平台,对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岩芯资料、测井数据、生产动态数据进行标准化整合。再借助AI算法进行深度挖掘,最终为油藏开发方案制定提供精准支撑。数据显示,系统投用后,油藏动态分析效率提升30%。

“在数字化力量的加持下,复杂的勘探研究工作由原来的层层‘剥洋葱’式探索,变成了现在自动生成下的全领域技术参数‘一览无余’。”长庆油田数字化油藏研究中心主任姚卫华介绍道。

除岩芯数字化外,长庆油田精心打造的数字化油藏研究中心,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释放数字化效能。该中心自主研发的“研小智”系列智能服务产品,通过集成DeepSeek大模型,研发油气藏勘探开发数据智能引擎,打造了小研智库、小研智搜、小研智阅、小研智推等“研小智”系列产品,实现全场景信息精准触达、全链路数据实时追踪、全天候平台稳定运行,推动从“人找数据”到“数据找人”的范式变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