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筹划定增并购,一边遭遇股东减持,的资本运作引发市场对“低买高卖”的质疑。
晶升股份近期资本动作频频。2025年10月9日,公司发布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进展公告。
股东减持计划与公司定增并购在时间上的接近,令人侧目。2025年8月7日,晶升股份公告称,持股12.3%的大股东鑫瑞集诚拟自2025年8月29日至2025年11月2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150,9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减持原因标明为“自身资金需求”。
然而,仅仅过了19天,2025年8月26日,晶升股份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宣布停牌。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为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并取得控制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股东减持价格与公司定增价格之间的差异,成为判断是否存在“低买高卖”的关键。
根据鑫瑞集诚在公司上市时作出的承诺,其减持价格将不低于调整后的发行价31.82元/股。这一承诺价为其减持行为设定了最低底线。
而晶升股份本次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确定为28.93元/股,较股东减持底价低了约9.1%。这一差异意味着,参与定增的投资者可能获得比大股东减持更低的入场价格。
截至2025年9月9日重组预案披露时,晶升股份股价报收37.97元/股,较定增价格高出31.2%,较减持底价高出19.4%。这一价差结构为定增参与者创造了套利机会。
晶升股份资本运作的背后,是其主营业务面临的严峻挑战。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20.29%;净利润亏损745.0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下滑幅度达121.29%。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至3.87%,较2022年的35.22%萎缩近九成。
晶升股份的募资使用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根据公司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0.16亿元,其中超募资金总额为5.4亿元。
2025年7月,公司宣布使用部分超募资金1.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62%。公司解释称这是“为满足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这一举动引发市场质疑:既然公司需要将超募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为何同时推进并购重组并募集配套资金?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