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远县的石榴,红了。
九月的茨淮新河大堤,风里裹着石榴的甜香。轻轻划开一颗刚刚成熟到饱满的白花玉石籽石榴,玛瑙般的籽粒四下散开,一咬爆汁。
不远的分拣中心里,工人正按果径大小给新鲜采摘的石榴分级,贴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地标”认证的包装盒堆成小山,这些怀远石榴将会通过冷链车直发上海、江苏等地。

怀远石榴 本文图片均为微信公众号“怀远发布” 图
9月28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蚌埠市主场暨怀远县第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美食季正式开幕。3.5万亩石榴园里,摘果的、拍照的、谈生意的人来来往往。这颗从唐代种到现在的果子,正凭着“双地标”的身份,在长三角市场里发出一张“甜蜜名片”,也勾勒出怀远这座石榴之乡,从“双地标”产品到“石榴名城”的进阶。
一颗果子的“天时、地利、人和”
“你咬开尝尝,这‘玉石籽’石榴的籽,嚼着不硌牙。”怀远县农技专家吕群龙递来半颗石榴,晶莹的籽粒沾着汁。他从口袋里掏出个测糖仪,戳进果肉里,16.1的数字跳出来:“含糖量稳定都在15-17,个大、皮薄、味甜、核软、汁多。”

农人采摘石榴
怀远石榴的“双地标”,不只是贴在包装上的标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两个标志,证明了怀远石榴品质的独特性和地域的唯一性。怀远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四季分明的气候,是大自然赋予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不仅有“天时、地利”,怀远石榴的核心竞争力还来自“人和”。
“以前没技术,太阳一晒,果子就长斑。”农技专家吕群龙蹲在试验田里,指着行间的覆膜说,现在跟安徽省农科院合作,不仅研发出能显著降低日灼发生率的遮阳技术,还集成了“宽行窄株+单干圆头树形+行间覆膜+行间生草”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使得优质果率提高了26%以上。
2024 年浙江大学评出的全国地标果品榜,怀远石榴排第 44 位。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名次是靠“三种本事”撑起来的。先是科技硬:怀远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从品种提纯复壮、绿色防控,到生态种植,都有标准体系;再是品控严:监管部门每月都来查农药化肥,谁用违禁的,直接取消地理标志使用资格;最后是重宣传:怀远县多渠道宣传推广,近年来被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达30次以上,去年线上成交额达到5000万,让“怀远石榴”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逐年攀升。
怀远石榴的包装盒上,印着“千年榴城”,插画画的是唐代农人摘石榴的场景。“怀远从唐代就开始种石榴,传到现在,这果子早就不仅是水果了,是咱怀远的门面,更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正在忙着打包的农民说。
从“烂在树”到“榨成金”
茨淮新河边上的标准园,跟别处的榴园不一样。地里插着一根根黑色的杆子,杆子上的屏幕闪着数字,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
这片1.3万亩的园子,是怀远石榴的“样板田”。以前种石榴,凭的是老经验:“清明浇水,霜降施肥”,现在不一样了,讲究科学种植,品种也换了,不搞“多而杂”,主要种植“白花玉石籽”“红花玉石籽”,还建了个种植圃,新培育的“妃红”石榴,可食率能到 65%,比老品种高不少。

怀远石榴
园子里的工人,大多是周边的农户。老潘就是其中一个,他自家有5亩榴园,以前一年顶多挣2万元,现在在园里上班,一个月工资就有4000多,加上自家果子按保护价卖给公司,一年能多挣好几万收入:“以前是靠天收,现在是算着种,不一样了。”
澎湃新闻从怀远县农业部门了解到,标准园统一制定了包括整形修剪、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在内的全套技术规程,实现了“一棵树”到“一片园”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推广应用智能滴灌、物联网监测等设备,实现了对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的实时感知和精准作业,大幅提升了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但光靠卖鲜果,始终有“看天吃饭”的风险。怀远的石榴深加工产业顺势发展得如火如荼。
安徽天兆乳泉石榴酒公司的车间里,一个个石榴不仅能被加工成石榴酒、石榴饮品,连石榴皮、石榴籽都能“变废为宝”,用于开发功能饮料、美容护肤等产品。
车间尽头的样品柜里,摆着满满当当的产品:琥珀色的石榴酒、深红色的石榴汁饮料,还有各种依托石榴富含抗氧化剂优势研发出的石榴多酚护肤品、保健品。“最开始是为解决鲜果销售期集中、附加值不高的瓶颈,开始做石榴酒。渐渐地发现市场对石榴健康饮品和高端果酒需求增长,衍生出各类产品。现在怀远石榴加工产业已经达到5亿产值,接下来要继续强化品牌建设,瞄准高端消费市场。”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摘果子”到“玩整天”
“早就听说怀远石榴甜,特意带孩子来现场摘。”9月底,怀远百里石榴园正式开园,合肥游客李女士手捧着刚摘的白玉石籽石榴,站在榴树下与儿子合影,“还看了花鼓灯表演,比在城里逛公园有意思。”
安徽天兆石榴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自怀远石榴成熟以来,每天进园采摘的游客预计有百余人,线下采摘和零售每天至少要卖出去一万斤石榴。
2024年举办的怀远第十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当天接待市民和游客超5万人次,整场活动带动消费超过2000万元。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蚌埠市主场暨第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美食季开幕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蚌埠市主场暨第十一届石榴文化旅游美食季更热闹。除了摘果、评选“石榴王”,还增加了不少新花样。“准备了无人机航拍体验,近景魔术表演等,用科技元素增加吸引力。还有花鼓灯、泗州戏、卫调花鼓戏表演,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平阿山的自行车越野赛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自行车骑手齐聚怀远县唐集镇汪街村参与此项赛事,2025年安徽省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于10月8日开赛,比赛吸引了省内外600多名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和爱好者。让游客不只是来摘果子,还能玩整天、住一晚,激活乡村旅游市场。”怀远县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怀远石榴不仅“引客来”,还要“走出去”。
据介绍,目前怀远石榴基地直发上海、苏州、昆山、无锡、南京、合肥、淮南等地,每天能发一万斤左右。今年鲜果2.8万吨的年总产量里,有很大一部分销往长三角城市。“今年我们把‘千年榴城’的文化底蕴融入包装形象,在长三角市场形成统一的视觉冲击,目标是让江浙沪的消费者,一想到石榴,就想到怀远。”怀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怀远县石榴产业综合冷链物流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对接上海、江苏等现有销售平台,希望让怀远石榴直接面对长三角地区消费者。
夕阳快落山的时候,老潘摘完了最后一袋石榴,坐在田埂上。远处的百里石榴画廊里,还有游客在拍照,笑声顺着风飘过来。他捏了颗石榴籽放进嘴里,甜汁在舌尖散开。
这颗从唐代走来的石榴,正凭着“双地标”的底气、加工的巧劲、文旅的热闹,在皖北大地上,结出乡村振兴的“甜蜜果”。

海报设计: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