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历时10个多月,由肖鸣锵女儿、现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理事、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原产业公司副总经理、重庆报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崔健精心编辑的母亲的书《肖鸣锵文集》全套(上、下册),终于印制出版,受到广泛好评。
肖鸣锵,女,汉族,重庆日报高级记者、离休干部。1930年6月29日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的革命家庭,1949年6月在成都加入川西地下党。父亲萧华清是我党早期共产党员,解放后首任重庆市文教局局长。解放初期,她曾参加川西区民主妇联宣传部工作,后调西南工委宣传部并编辑《西南青年》《西康青年》,1955年12月调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民主改革及平息叛乱工作。1958年平叛基本结束后,参与创办、编辑《凉山日报》达16年,1974年首批调回内地重庆,1978年5月调回新闻单位重庆日报编辑部,从事新闻工作31年。离休后受重庆日报派遣编修重庆百年报业志十年,作为第一责任编辑、编辑出版具有宏大工程的《重庆市志报业志》一书,被中国史学会会长方汉奇誉为“报业志中的佳作”。
肖鸣锵,长期担任记者工作,以当一名人民的记者感到无尚光荣。她事业心、新闻敏感性极强,作风朴实,联系群众,勤奋工作,采写了大量独家新闻、人物专访,既有名人巴金、爱泼斯坦,又有普通群众的修脚工、女大副,触角广泛,题材丰富。她的作品耐人寻味、给人力量,既有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凉山农奴如何翻身求解放、发生的巨大变化,又有大量报道我国在革命、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新闻事件、重要人物和故事,以及修史过程中挖掘出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史料。

《肖鸣锵文集》,是崔健从她2000多篇文稿、图书资料、13000多张照片和书信档案中,精心梳理、筛选、整理,拾遗补缺,编辑而成,倾注了大量心血。该《文集》共分为上、下两册,由“六个部分”组成。上册有:肖鸣锵自传,文章、新闻作品(含凉山日记、新闻、重庆报史钩沉、家事随笔、游记、媒体报道);下册是:原始资料图存(部分)、书报刊、媒体刊载报道情况及影响和老照片、影像印记。精心收集了作为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肖鸣锵同志从1951年至2024年七十三年间的223篇文章、文稿,包括个人自传、凉山日记、新闻消息、通讯、人物通讯、人物专访、调查报告、特写、述评、随笔、诗歌、散文、游记、报史钩存、人物传记等大量新闻作品和300多幅照片、史料。个别是未经发表的文章手稿遗作和家书。另外,还有许多宝贵的史料图存、历史老照片、名人书信、纪念文章刊载情况等。
这些珍贵的新闻及党史资料,从一个侧面可以全面了解这位中共地下党员、老新闻工作者、人民优秀记者的心路历程和奋斗人生,反映她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她一生以作为一名人民的记者而感到无尚光荣,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和专业敬业精神。资料丰畗、生动、图文并茂,十分宝贵!皆为肖鸣锵原始档案,许多资料为首次呈献。旨在更好地用以学习、研究、运用新闻史料、党史资料,传承和弘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和弘扬党的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使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此书,兹在纪念和缅怀肖鸣锵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而作。该书一经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称为“这是件极具意义的文史工程”,是最好的缅怀与纪念。目前,该《肖鸣锵文集》全套书已被重庆市图书馆收藏并纳入文献中心,并将开设专题讲座,面向社会开放,邀请崔健作为主讲人在“重图讲座”中讲述母亲肖鸣锵及新闻人背后的精彩故事。

9月28日,崔健又专程回到娘家,来到作为重庆日报记者、母亲曾经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重庆日报编辑部和重报集团赠书,领导十分重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长发、副总编辑周秋含接赠并颁发了证书。
(报道原标题为《<肖鸣锵文集>出版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