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观大势
核心观点:与4月不同,贸易风险边界或更清晰;国内金融稳定条件也更明朗。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市场调整是增持中国的时机。风格不会切换,看好科技、周期和金融。
投资要点
▶10月组合:1、海外科技: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2、电子:/;3、计算机:/;4、通信:;5、机械:/;6、电新:;7、传媒:/;8、军工:/;9、医药:;10、非银:;11、有色:;12、交运:;13、轻工:;14、食饮化妆品:。
▶大势研判:外部冲击造成的资产下跌,是增持中国市场的良机。4月初,投资人对“对等关税”所带来的贸易风险的边界估计是模糊的,对国内经济金融稳定条件和应对准备的认识也有限,造成估值收缩和信心受挫。与4月冲击不同,当下贸易风险的边界相对清晰,国内金融稳定条件也更明朗,因此外部冲击是扰动,不会终结趋势。投资更应看到中国“转型牛”内在确定性的趋势: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当下中国社会和投资人关于“找资产”的需求持续井喷,尤其是发展逻辑坚实的优质资产。因此,外部局势的冲突和扰动所造成的资产下跌反而是买点。地缘冲击和调整难免,但时间不会久,幅度可控,是增持中国的时机。
▶冷静应对市场的“膝跳反应”:贸易风险边界或更清晰。尽管4月调整后估值偏低,但彼时多数投资人的心态却并不乐观。在风险冲击的环境中,重要的是对风险前景和风险边界的预期,而不是估值,以当前周期性底部的盈利评估估值本身存在局限性。贸易风险边界相较4月更清晰:不同于4月中美在“对等关税”上的渐进式加码,当下中国采取稀土与锂电等反制举措精准、有力和直击痛点,表明中国在反制举措上更体系和从容;美国宣布对华100%关税的加征,若实施则接近“贸易停滞”,进一步贸易冲突缺乏实际意义;反观美国需面对通胀和圣诞季现实约束。因此,风险的边界相对清楚的。
▶冷静应对市场的“膝跳反应”:国内金融稳定条件也更明朗。1)近期经济环比走软与新增中美贸易风险不利表观经济运行,贸易风险的另一面是国内财政货币宽松支持立场的潜在强化。2)稳定资本市场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提振公众预期、推动经济转型、稳定资产负债表和引入海外资本,兼具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2025年以来决策层持续表态和部署稳定资本市场,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新提“增强灵活性预见性”,8月29日证监会再提“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9月23日央行指出“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因此,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金融稳定条件也更明朗。
▶行业比较:风格不会切换,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地缘和经济形势复杂,在数据和政策上易证伪的板块仍不是好的选择。由此,我们认为风格不会切换,聚焦产业发展、反内卷和稳定价值。1)中国AI创新与国产化进展提速,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出现;国产半导体设备“deepseek时刻”或临近,推荐: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国防军工/传媒/等。2)金融板块在经历调整后,股息回报和稳定价值提高,推荐:券商/银行/保险。3)反内卷的背后是经济治理思路的转变,有助打破或修正此前充分定价的通缩预期,看好格局改善的周期品:有色(稀土)/化工/钢铁/新能源等。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策略2025年10月金股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