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孙兴杰:最新一轮中美博弈,有四点不同寻常

adminddos 2025-10-13 23:26:02 2
孙兴杰:最新一轮中美博弈,有四点不同寻常摘要: ...

直新闻:在发出加征 100% 关税的言论之后,特朗普又释放了缓和的信息,对此您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从特朗普打关税战之后,《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发明了一个标签 "TACO",大概的意思是," 特朗普总是临阵脱逃 "。这一次,特朗普在美国经历了一次股债汇 " 三杀 " 之后,很快就改口了,中美股票市场的反应说明,市场基本消化了特朗普的这次 100% 的关税讹诈。

在 "TACO" 这个标签出来之前,特朗普喜欢用 " 极限施压 ",无中生有制造筹码,然后再进行交易和妥协这一招,其实这是特朗普一直使用的谈判与交易策略。 这一次,在中方出台稀土管制的规定之后,特朗普拿出所谓 100% 的关税大棒,但并不是中方打破了中美经贸休战的平静,而是美国接二连三搞小动作,对中国制造或者经营的船只征收港口服务费,这个主要是遏制中国的造船业,再就是扩大芯片企业的出口管制,是美国打破了从日内瓦谈判以来中美经贸团队达成的一系列的共识,让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比较今年 4 月份那一轮中美经贸博弈,这一次的博弈有新的特征。

第一,关税不是这一轮博弈的焦点。特朗普出台所谓的 100% 关税,中方目前没有作出对等反制,其实这 100% 的关税已经不具有操作性,也就没有威慑力了,现在美国对中方输美商品的关税达到 55%。四月份的时候,特朗普自己也认为高额的关税意味着贸易禁运,最终还是回到了理性的轨道上。这一次特朗普自己承认,将 100% 关税生效日期定在了 11 月 1 日,也是想在生效之前进行谈判。

第二,出口管制才是这一轮博弈的焦点。稀土和芯片是重中之重,带有产业对决的含义,用战略的语言来说,就是一次主力会战。芯片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信息社会更是如此,美国一直将芯片产业视为杀手锏,试图卡中国的脖子。中国的稀土同样具有这样的影响力,稀土元素已经渗透到了现代产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国防工业,导弹、雷达、战斗机都需要稀土。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并非只有中国拥有稀土矿产,但中国对稀土的提炼和加工的产业是世界领先的,现在的研究表明,10~15 年美国无法动摇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中国出台相关出口管制条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国对中国进行的芯片的出口管制,如同回旋镖一样击中了美国在稀土领域的软肋。美国国防部推出了 10 亿美元购买关键矿产的计划,足以显示出美国没有能力在短期内补上自己的短板。

第三,中美经贸博弈进入了互有攻守,打打谈谈、以打促谈的阶段。特朗普政府已经没有了四月份那种 " 气势如虹 " 的姿态,经过 4 月的战略阻击,美国意识到了美国的优势并不是那么想当然,在经过几轮经贸磋商之后,稳定了关税税率和经贸关系。期间,美国在出口管制、" 长臂管辖 " 还是不断展示攻击姿态,中国也同样升级了稀土这一战略武器,中美关系的结构也浮出水面,简而言之,就是彼此都有软肋,产业深度嵌套,不打交道是不行的,不合作是不行的。因此,这一轮中美经贸博弈还是为了在月底首脑会晤时积累筹码。

第四,中美彼此征收港口服务费,显示出未来中美博弈的新领域,那就是造船业以及全球航运格局的变化。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看起来是一种进攻行为,但实际上是美国造船业衰败的反应。虽然现在产业已经升级了,但是造船、海运依然是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结构,也昭示着海权体系内权力中心的转移。

直新闻: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前三季度的进出口数据,在中美经贸关系风波不断之际,中国外贸基本盘依然稳固,对此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33.61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9 月,中国进出口 4.04 万亿元,增长 8%。今年一、二季度中国进出口分别增长 1.3% 和 4.5%,三季度增长 6%,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这一亮眼的成绩显示出中国外贸的韧性,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企业逆风飞扬。

在美国的关税战之下,全球的外贸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的关税税率增长了两三倍,中国与非美贸易伙伴的经贸持续增长。第一,中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完备的产业体系,中国是世界上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构成了全球生产体系的中心;第二,中国产业创新升级,除了 " 新三样 " 之外,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比持续上升,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第三,出口企业的规模不断增长,中国企业出海能力上升,提高了市场能力,紧跟市场需求,服务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定制方法。

当市场环境发生逆转,企业的生存能力凝聚为国家发展的韧性,从世界市场发展的历程来看,潮起潮落,周期性转换是常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崛起需要韧性,也就是在低潮期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开创新的领域和空间。全球化的动力来自于世界市场的分工合作,现在已经形成了马克思所说的 " 单一世界市场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是这一单一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中美的竞争与合作也是在这个市场内,而不是两个市场的对立。中国的优势是强大的产业能力,而中国韧性崛起的关键在于在价值链上的提升,而这将是一个漫长但必须开启的进程。

作者丨孙兴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