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台湾当局启动了八年半的 " 自制潜艇 " 项目吗?这艘舷号为 711 的 " 海鲲 " 级潜艇(以下简称 " 海鲲 " 号),原定今年 11 月底交付,如今恐怕难了。

图为台当局 " 自制潜艇 "" 海鲲 " 号。(图片来源:联合报资料图)
10 月 13 日,台湾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承认," 要在 11 月交舰确实具有很大挑战性 "。
当日中午,台 " 海军司令部 " 发布新闻稿称,目前 " 海鲲 " 号仍有两项主要系统尚未完成调校工作,分别是 " 主机与电力管理系统 " 和 " 整合式综合管理系统 "(IPMS),而作战系统、主液压系统、注排水系统和声纳系统据称已完成整备。

图为台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图片来源:联合报资料图)
" 海鲲 " 号是台湾 " 海鲲 " 级潜艇的首舰,也是蔡英文时期台军最重要的采购项目,从 2017 年 3 月正式启动算起已过去八年半,可谓备受争议。
台湾海军的潜艇十分老旧,其中 " 海狮号 "(SS-791)和 " 海豹号 "(SS-792)是二战末期美军建造的潜艇,已服役整整 80 年,是全球最老的现役潜艇,目前只能用于训练。
20 世纪 80 年代,台湾当局从荷兰购入 " 海龙号 "(SS-793)和 " 海虎号 "(SS-794),分别于 1987 年、1988 年投入服役,之后对外军购陷入停滞期,再难有所斩获。
正因现役潜艇老旧落后,几次试图从海外引进潜艇也 " 求购无门 ",台海军决定自行建造。2017 年,台当局与台船和 " 中科院 " 签约启动造舰计划,以天价预算建造八艘排水量 2500 吨级的常规柴电潜艇。2023 年 9 月 28 日," 海鲲 " 号下水并命名。

图为台当局 " 自制潜艇 "" 海鲲 " 号。(图片来源:联合报资料图)
根据相关计划,这艘潜艇原定于今年 4 月间开始海试,9 月完成海试,并将于今年 11 月交付。
然而,随着 " 海鲲 " 号多次传出艇上重要子系统零部件延迟交货、缺装以及出现其他问题的消息,这艘潜艇的首次海上浮航测试拖到了今年 6 月 17 日,随后在 6 月底和 7 月初又进行了两次海上浮航测试。此后," 海鲲 " 号就进入台船公司所属干船坞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施工,上月初才重新靠泊码头。
需要注意的是,浮航测试只是潜艇入列前的第一阶段测试,之后还有浅水潜航、深水潜航、武器测试等多个阶段,而海鲲号迟迟未能启动潜航阶段的测试。
事实上,对于这艘民进党当局自吹的 " 自制潜艇 ",台湾社会也不买单。
" 海鲲 " 号建造之初,有台湾媒体爆料称,根据分工,潜艇的船体和推进系统主要依靠台湾本地的技术和能力,潜望镜、通信系统、声呐系统、战斗系统等则需从美国、欧洲引进。
建造过程中,台船把所有零组件分三大类,岛内无法研制与生产的装备列为 " 红区 ",不易取得、但未来有希望自制的零件属于 " 黄区 "," 绿区 " 是岛内已经能够自行生产的零组件。根据台船方面统计,目前 " 海鲲 " 号的自制率为 40%。对此,台湾社会许多舆论质疑 " 海鲲 " 号只是造了个壳子。
而在 " 海鲲 " 号无法按时交付的相关新闻评论区,也有台湾网民表示 " 这样的潜艇就算可以下潜,有何战力可言 "" 合理怀疑是诈骗钱坑 "" 七凑八凑的零件,根本没有那个技术、人才,收了吧,省点钱做其他事 "。


14 日的台湾《联合报》发布评论称,细究台海军新闻稿," 海鲲 " 号的 " 主机与电力管理系统 " 和 " 整合式综合管理系统 " 两大系统是潜艇运作最基本条件,绝对不该到海测才验证功能,应是在上一阶段靠泊码头的岸测时,就须确保运转无虞,然后才可进行海测。这俨然证实传言,海鲲舰先前出海,只是 " 纯电 " 或 " 纯油 " 航行;更严重的是,过去的三次测试,其实是冒着可能在海上 " 死当 " 的风险。但该舰已经三个月未出海,说明恐怕还有其他超乎外界所知的问题。
该报此前社论指出," 海鲲 " 号是个 " 错误的防务投资 ",其带来的财务黑洞与安全缺口,民众难以承受。
台湾网络媒体 "Nownews" 的文章也直言,民进党当局与侧翼军事专家利用民众对于军事事务的一知半解,不断吹嘘,包括 " 海鲲 " 号潜艇性能媲美日本潜艇、" 自制潜艇 " 获得美、日技术协助等。" 海鲲 " 号的一系列问题正说明民进党 " 自制潜艇 " 大内宣的 " 破功 "。
而对于台湾首艘自制潜艇 " 海鲲 " 号建造遇到难题,可能无法按期交付。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 10 日应询表示,民进党当局罔顾台湾老百姓的安全福祉,浪费台湾民众血汗钱 " 以武谋独 ",在害台祸台毁台的邪路上一意孤行,只会把台湾推向灾难深渊。" 台独 " 武装花巨资组装拼凑所谓 " 自制潜艇 ",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完全是自不量力,最终只会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