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前 4 天突然口头通知降薪,最高降幅达 50%,随后公司宣称 " 全体同事均表示理解与支持 "……9 月匹克被员工爆出大面积降薪。
据此前报道,多名匹克员工向媒体证实,公司突然宣布实施集体阶梯式降薪,且整个过程未与员工充分协商,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是直营销售体系的员工,薪资最高降 50%,绩效也被取消。
而匹克通过内部 OA 系统发布的董事长许景南落款签字的通知中提到 " 针对本次降薪调整,经充分沟通与意见征集,全体同事均表示理解与支持 " 的表述引发不少员工异议。多为员工表示,在此之前,公司相关负责人从未就降薪事宜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也未开展意见征集工作。
时隔月余,这场风波再次升级。
10 月 14 日,有匹克员工向媒体透露,公司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 " 最后通牒 ",要求其在 10 月 14 日前就相关事项进行 " 反思、说明并提交检讨 ",否则将从 2025 年 9 月起暂停发放薪资。

据南方 · 都市报报道,匹克旗下广州分公司员工李女士(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之前提交了降薪异议书,但提交后没人找我协商,也没人给任何反馈,完全是冷处理。" 李女士说,直到 10 月 12 日,她突然收到公司发来的 " 薪资停发 " 的通知。
经理人网注意到,有部分匹克员工在社交平台曝光了内部聊天记录截图。截图中的公司通知明确要求:凡是向公司领导提交过 " 拒绝降薪 " 相关书面文件的人员,将被直接认定为 " 不服从公司管理 ",进而影响薪资的核算与发放;而对于需要退回此前提交文件的员工,必须在 10 月 15 日前,通过当面沟通或电话的方式向董事长汇报情况,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据上 · 游新闻报道,匹克某分公司员工汪先生(化名)证实,《关于薪资停发的告知函》确实存在,且 " 全公司上下都是这个要求 "。他表示,员工们对企业 " 未协商先降薪 " 的做法本就十分反感,此次 " 检讨 + 停薪 " 的要求更引发强烈抵触情绪。
对此,泉州市丰泽区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工作人员指出:" 未经员工同意的降薪,本身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如果‘不写检讨就停薪’属实,同样是违法行为。" 该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昨天就降薪问题已联系过匹克集团一位张姓领导层,对方称自己同样被降薪 50%,且无法联系到上级领导," 大领导的电话直接被转入了语音信箱,我也无力解决相关问题。"
目前,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已就匹克员工反映的问题立案,并为投诉员工申请了劳动仲裁。
匹克董事长:前七月内销直营业务亏损 1.3 亿元
就降薪事宜,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在 9 月 17 日举行的内部高管会议上作出解释:本次调薪并非全员降薪,而是针对直营亏损部门和部分高薪岗位。比如,月薪 5000 元至 10000 元的岗位,薪资下调 10%;10000 元至 20000 元的岗位,下调 20%;20000 元以上的岗位,薪资下调 30%。亏损的部门,有的岗位调整幅度在 50%。
许景南继而表示,调薪后,薪酬低于 3000 元以下的,公司会补贴至 3000 元。许景南说:" 这个是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给他们再一次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努力发扬公司精神。"
许景南同时指出,调整的只是固定工资,绩效并未调整。
不过也有匹克员工称,公司此前的绩效工资发放频率为一季度一次,而后续绩效工资的发放周期将调整为一年一次;截至目前,其仅在今年 8 月收到了本年度一季度的绩效工资。
据许景南介绍,此次调薪的关键原因是,匹克内销直营板块自年初以来持续亏损,仅 1 至 7 月就累计亏损逾 1.3 亿元,期间还不得不转手三个分公司。
" 外销百亿元 " 再造辉煌?
曾有 " 晋江鞋王 " 之称的匹克出现如今困局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1989 年,许景南在泉州创立了匹克,凭借与八一男篮的合作等营销,迅速崛起。1997 年,匹克估值就达到近 2 亿元,被称为 " 晋江鞋王 "。2009 年,匹克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高达 52 亿港元。
不过,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匹克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到了 2015 年匹克的营收、净利润较巅峰期业绩已下降大半,分别为 31.09 亿元、3.92 亿元。2016 年 5 月,匹克体育发布停牌公告,并于当年 7 月发布私有化公告,11 月正式撤销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自 2016 年阔别港股进行私有化后,有关匹克筹备 A 股 IPO 的传闻开始便喧嚣尘上。2021 年 9 月,匹克获得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战略领投、建信信托及其子公司建信(北京)投资等多家国有基金公司和多家市场化投资公司联合战略投资再次在资本市场激起涟漪。
至今,匹克新的上市计划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而其在国内市场中,相比于安踏、李宁等品牌,其产品综合实力、品牌力议价方面等方面已经是逐渐式微。经理人网此前就曾撰文指出匹克三点挑战:一是,产品设计陈旧老化,产品生命周期短暂,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也在逐渐减弱;二是,缺乏持续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市场影响力逐渐式微;三是,核心设计师团队的流失,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的延续性。
内销疲软,匹克将目光方向了海外。
公开信息来看,海外市场是目前匹克的重点业务之一。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匹克曾赞助巴西、菲律宾、比利时、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新西兰、罗马尼亚、冰岛等 11 个国家的奥运代表团。对海外业务寄予厚望的许景南曾在内部会议中多次强调要打造 " 国际性品牌 ",并提出未来十年规划:外销突破 100 亿元,内销达 200 亿元。
不过,今年 9 月中旬,许景南出镜的一条视频中,他曾提及,目前匹克外销销售额仅 3 亿多元。同时,福建省工商联发布的 2025 福建省民营企业 100 强榜单显示,去年匹克集团有限公司营收 62.9 亿元,位居该榜单第 91 位。
可见,无论是外销业务还是公司整体营收,匹克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