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全球市场正处于复杂的供需局面之中。根据Vortexa数据,当前海上运输中的原油量飙升至12亿桶,为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Moneta Markets外汇认为,这一数据释放出潜在的供过于求信号,表明市场上原油供给充裕,但消费端的吸收能力明显不足。彭博社援引的数据指出,这一增量主要来自主要产油国产量提升所致。然而,这些油轮上的原油并非全部处于漂浮储存状态,当把浮式储油量计算在内后,海上原油总量已达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反映出市场需求疲弱的现实。
在当前油市环境下,这种情况对多头投资者与生产商而言都不是好消息。Moneta Markets外汇表示,如今的海上原油更像是在寻找买家,而非买卖双方已签订的运输合同。换言之,市场上存在大量“待售原油”,这从侧面说明全球需求明显滞后于供应。与此同时,部分国家正在趁低价加快储备步伐。根据路透社报道,亚洲主要原油进口国正在建设11个新的储油设施,总储能将增加约1.69亿桶。这些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完工,使其能够在价格低位时进一步扩大原油库存。
从宏观角度看,当前的“囤油”行为体现了市场对未来供需格局的不确定预期。美国页岩油增产放缓、OPEC+逐步削减减产措施后备用产能下降,这些因素共同使得未来的供应安全并非如表面看上去那样充裕。Moneta Markets外汇表示,国际能源署定义的备用产能——即在90天内可迅速恢复并持续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力——正在缩减。路透社分析称,OPEC+近年屡次未能实现增产目标,这意味着若未来需求突然回升,其应对能力可能受限。
另一方面,Moneta Markets外汇表示,市场对供应安全依旧保持高度敏感。每当有关能源制裁或地缘风险的消息出现,油价都会迅速反弹,说明投资者对潜在供应风险仍保持警惕。这种市场反应显示,尽管表面上原油过剩,但“油海泛滥”未必代表真正的长期供给过剩。未来,Moneta Markets外汇认为,油价走势仍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主要产油国的政策调整,以及交易者对供需平衡的重新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