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支来自深圳宝安的
"95 后 " 青年创作团队
—— " 开普勒星人 "
与《人民日报》
抖音官方联合打造的
中秋主题创意视频
《100 年后月球上的中秋节》
在全网热播
短短 3 天内收获超 4000 万播放量

《100 年后月球上的中秋节》视频截图。
" 开普勒星人 " 短视频账号主打科幻类的内容,成立至今已 4 年,共发布了近 200 条视频,全网粉丝量近 600 万。深圳青年李锴滨带领团队,用青春点燃创作激情,以脑洞大开的科幻视频叩响虚拟世界之门,成为该领域短视频头部 IP。

月球上怎么过中秋?
" 开普勒星人 " 脑洞大开
在宝安西乡一创意园的工作室,记者看到," 开普勒星人 " 团队正在忙碌工作,这个 15 人的团队平均年龄 28 岁,他们在动画制作、3D 建模、动作捕捉等岗位各司其职。上述的爆款视频便是在这个 500 多平方米的工作间完成拍摄制作。

李锴滨(右一)与团队成员讨论作品细节。 受访者供图
目前,团队以 " 一个编导两个技术人员 "3 人一组的形式运作,配以动画师进行动画制作,一个小组每月大概可以制作 2 条视频,整个团队月均产出 6 条视频。每个视频从脚本构思到最终成品,都要历经 3D 建模、镜头动画、动作捕捉、实时渲染等繁杂工序,周期是 3-15 天。
月球上怎么过中秋?" 开普勒星人 " 脑洞大开。李锴滨介绍,团队每年中秋都会做一条月球小镇过中秋的视频内容。此次与抖音、《人民日报》共创《100 年后月球上的中秋节》,视频中融入了全国不同地域过中秋的情形,中秋主题再加上地域文化元素,更接地气,引发共鸣,视频已有 300 多万点赞量,也是账号成立至今播放量最高的一个视频。
对于李锴滨来说,其制作的短视频能吸引这么大的流量,技术和内容两者结合缺一不可。" 我们通过 3D 动画与 AI 辅助技术实现了逼真的画面和质感,以及独特的‘月球人’内容创作赛道,形成了自身优势。"

跟随航天新闻热点
做出有内核的产品
1997 年出生的李锴滨,从小就痴迷科幻,2017 年在深圳大学就读数字媒体专业,大学期间开启了大厂实习经历。实习过程中,便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 当时是拉着我的舍友赵俊明,问他要不要一起尝试做点东西,最开始我们做的是外包项目,用 3D 技术做一些产品图和视频来挣钱。" 他说。
2021 年 11 月,李锴滨以 " 开普勒星人 " 为名字注册了一个账号。账号从 0 到 100 万粉丝,再到找到第三个合伙人来创业,整个过程只用了 3 个月。
2022 年 1 月,深圳开普勒星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恰逢这一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关注到了这个新闻,十分振奋,也意识到这方面的内容比较稀缺,于是便用视频把空间站给复刻出来,成了爆款。后面的每个重要的航天节点,如‘玉兔二号’月球车等,我们都会制作一些视频。"
经过 4 年精心创作," 开普勒星人 " 全网粉丝量已近 600 万,一跃成为虚拟世界短视频领域的头部 IP。
从小在深圳生活的李锴滨,习惯了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氛围,这里也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创作灵感。"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我们团队也很年轻,年轻最大的特点就是勇于尝试,像我们做虚拟 IP 短视频,也是靠自己一点点尝试出来的。此外,深圳的创业氛围也很浓厚,有很多优秀企业和年轻创业者可以进行交流学习,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李锴滨表示,宝安的租金、生活成本低,适合初创团队,这里机会多、也有生活感,拥有适合自媒体创作的土壤。
成立几年来," 开普勒星人 " 凭借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收获了一些商业项目的青睐。2024 年,公司实现了近 800 万元的营收,今年营收将突破 1000 万元。对于未来,李锴滨说," 目前最大的目标是团队持续壮大,内容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更好的商业化。商业化方面也会做更多的尝试,比如做虚拟直播和一些 IP 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