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 冯赛琪
10月17日,在2025全球可持续领导者大会的“全球资本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格局”主题演讲环节,法国巴黎资产管理(下称“法巴资管”)全球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简·安巴赫谢尔(Jane Ambachtsheer)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法国巴黎银行集团长期深耕中国市场,并在全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会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了简·安巴赫谢尔。她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方面的投入巨大,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到中国ESG发展中。

资产管理行业应在全球迈向净零排放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积极提供高效且具有影响力的投资解决方案。她指出,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首要一步在于清晰界定各类ESG投资标准,并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信息披露。“这是构建更健全市场的基础。”她表示。
中国ESG发展进展显著,潜力巨大
新浪财经:您在刚刚演讲提到了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引擎作用。从您的全球视角来看,与欧美市场相比,您认为中国在ESG发展路径上有哪些最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简·安巴赫谢尔:我认为,最大的机遇在于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增长。我们知道,中国去年增加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和电动汽车(EV)比同年世界其他地区总和还要多。这是个巨大的机会,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其中。
然而,当前信息披露体系仍在不断演进,新型披露要求层出不穷。数据缺乏统一性可能导致投资者疑虑,甚至面临部分企业‘漂绿’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引导金融机构高度警惕,确保披露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总体来说,中国在ESG发展方面已有非常显著的进展,但在投资披露框架方面,我认为未来仍有更多完善空间。
新浪财经:从您的角度来看,国际投资者在ESG投资方面最关注的是什么?
简·安巴赫谢尔:如果从气候角度看,投资者会关注企业在中短期的转型目标,而不仅仅是长期承诺。比如绿色资本支出(Green Capex)等指标,会更直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行动。
新浪财经:对于中国个人投资者来说,ESG投资可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许多人会关心,践行ESG是否会影响投资回报。您对希望参与ESG投资的中国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简·安巴赫谢尔:我们最近刚刚和监管部门开了几次会,讨论为中国投资者建立金融产品披露框架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在欧洲,我们有很多经验可以参考。但我认为可以先从清晰定义几个投资类别入手,比如ESG整合(ESG integration)、负面筛选投资(exclusions)、正面筛选投资(best-in-class)、ESG主题投资(thematic investing)等,明确每类的具体含义,然后鼓励金融机构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信息披露。
我觉得这是提升市场透明度的第一步。
深入理解中国ESG特点,将全球ESG模型本地化
新浪财经: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是一家全球重要的金融机构,在中国也有合资企业——法巴农银理财。如何把全球战略和本地业务结合起来?
简·安巴赫谢尔:过去三年来,我们持续强化与包括法巴农银理财在内的中国及其他市场等合资企业的合作。
在今天,我们中国的一些同事也在现场。在与的合资公司法巴农银理财中,我们有专职的ESG分析师;法巴证券(中国)是我们在中国的证券公司,也有专职ESG员工;我们在香港的子公司也有专职人员负责ESG工作。
我们在人才和专业的知识储备上做了大量投入,来培训本地员工,进行客户ESG知识普及教育。同时,我们和本地第三方数据服务商合作,把在全球市场上使用的一套ESG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结合中国本地的数据提供商和企业信息,将这套全球标准和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国市场,我们目前覆盖了约9000家国内企业,评估企业的ESG披露质量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契合度。
新浪财经:我们关注到,法巴农银理财陆续推出ESG主题理财产品,比如最近推出了针对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的ESG主题产品。对于发行这类ESG产品,你们有什么样的考量?
简·安巴赫谢尔:我们的全球战略聚焦“三个E”: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健康生态系统(Healthy Ecosystems)和平等(Equality)。
这和中国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高度契合,比如中国的双碳目标。几周后将要召开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作为COP30的重要参与方,中国正积极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气候行动方案。中国的共同富裕和普惠等战略目标,也都与我们的3E目标相契合。
我们尝试把全球框架本地化,研究不同债券主体的收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契合度,并据此开发可持续投资产品,投资与SDGs更契合的债券,为客户提供透明信息。
新浪财经:未来,法巴资管以及法巴农银理财在中国的ESG战略布局上,还有哪些进一步的规划?
简·安巴赫谢尔:我们认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了非常强的领导作用。
因此,我们对在中国拥有如此强大的业务布局感到非常振奋,无论是通过合资企业、本地机构,还是香港业务。我们会继续推动这种合作,一方面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支持本地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帮助中国吸引国际资本,支持快速增长的绿色金融市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