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经营现金流连续四年半为负、应收账款高悬的公司,在上市两年后推出近10亿元定增方案,是真正的战略转型还是无奈的圈钱游戏?
近期发布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84亿元。这是这家2023年5月才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在IPO募集资金净额约8.96亿元后,时隔两年多再次进行股权融资 。
定增预案显示,本次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罗洪鹏在内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罗洪鹏拟认购不低于本次发行实际数量的10% 。
根据预案,本次定增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三个项目:云终端算力中心项目(5.48亿元)、物联网终端智能化升级项目(2.21亿元)和瘦终端SoC芯片技术研发项目(2.14亿元)。
蜂助手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蜂助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218万元、-1.211亿元、-2.289亿元、-1.375亿元和-7785万元 。
这意味着蜂助手的现金流状况已经连续四年半“失血”。这种长期经营现金流为负的状况,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自身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33.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1.06万元,同比增长5.69%。这说明公司在账面利润增长的同时,现金流状况却并未同步改善。
现金流持续为负往往意味着公司需要不断依靠外部融资来维持运营,这对其长期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截至2025年6月30日,蜂助手应收账款高达9.379亿元。 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十倍以上。
回顾历史数据,蜂助手2020年至2024年应收账款逐年攀升,分别为2.168亿元、2.971亿元、4.584亿元、5.537亿元和7.74亿元。
应收账款高企不仅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还带来了潜在的坏账风险。蜂助手在风险提示中也承认,若客户出现财务困难或信用状况恶化,可能会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增加公司的坏账风险,公司的资金周转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
蜂助手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毛利率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7.72%至17.73%。 更令人担忧的是,从2019年至2024年,蜂助手毛利率一路走低,连续6年同比下滑。
毛利率的持续下滑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议价能力可能正在减弱。作为一家中间商性质的企业,蜂助手在上下游的挤压下,盈利能力受到持续挤压 。
有研报认为,蜂助手的主要业务是作为数字化虚拟商品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本质上是一家倒卖流量、话费、会员卡等虚拟商品的中间商,赚取购销差价或服务酬金。这种业务模式技术壁垒较低,竞争激烈,难以维持高毛利。
蜂助手此次近10亿元的定增,呈现了一家中间商企业在行业挤压下的艰难转型。公司试图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摆脱单纯依赖赚取差价的发展模式,这一转型方向值得肯定。
然而,公司经营现金流连续五年为负、应收账款高企、毛利率持续下滑等核心问题,不是单靠融资就能解决的。真正需要的是商业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的是:公司能否通过此次定增实现真正的转型而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新业务能否带来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而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收入增长;公司治理能否更加透明和高效。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