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潮涌浦江·投资虹桥”2025年度投资促进大会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10月22日,“潮涌浦江·投资虹桥”2025年度投资促进大会在上海虹桥会议中心举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虹桥商务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002.4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7.4%;税收收入首次迈上500亿元新台阶,四年年均增长16.9%;进出口商品总额也达到856亿元,四年年均增长高达37.3%。
这一强劲增长势头在今年得以延续。2025年1-9月,虹桥商务区社消零售额470.1亿元,同比增长18.1%;外贸进出口额736.3亿元,同比增长15.6%;规上工业总产值516.5亿元,同比增长19%;引进千万级重点项目616个,投资总额346亿元;新增法人企业数7137家,同比增长18.4%;新增常住人口超7.4万,1-8月实到外商投资额高位增长71.9%。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枢纽,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大力度的创新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先行区。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孔福安在推介中表示,面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虹桥正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把“大虹桥”建设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的“极中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商务区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总部支持政策,支持鼓励引导总部企业不断拓展研发、销售、贸易、结算等功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在会上解读近期发布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时,重点介绍了一系列与民生相关的规划亮点。在综合交通方面,随着多条线路建成,虹桥与浦东两大机场的通勤时间从1.5小时以上缩短至40分钟;至2028年,商务区内将新增7个轨道交通站点,远期站点600米覆盖率将提升至35%,出行更为便捷;在公共配套与安居方面,规划新增4处高等级文化设施和2处高等级体育场馆,未来可承办万人以上演唱会与国际体育赛事;同时,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0万平方米,总规模将达到约6万套,让人才“住得近、住得好、住得起”。
市场信心的最直接体现,是真金白银的投资。
大会签约环节,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区政府与一批重点企业代表进行集中签约。这些项目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将成为注入区域发展的新动能与源头活水,有力支撑虹桥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
大会为新一批认定的总部企业代表举行了授牌仪式。据了解,最近一年虹桥商务区累计引进培育市级认定总部企业56家,年度营收规模超2800亿元,其中超千亿级企业1家、超百亿级企业7家,涵盖了光伏储能、智能汽车、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2025年以来,保时捷、阿维塔等10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已在商务区新设研发中心,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此次扩容后,虹桥的市级总部企业大家庭成员增至283家,较2020年增加了210家。
会上,8个特色产业园区项目宣布启动建设,覆盖大健康、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科技服务业、时尚设计等新兴赛道和未来产业。目前,虹桥商务区已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超7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300家。光伏储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正呈现出集群式、全链条发展的强劲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