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美妆巨头计划赴港上市迎来新进展。(603605)10月10日晚间公告,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0月10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
公告指出,本次发行方式为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配售新股。本次拟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
珀莱雅近年来在A股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好。2023年2月至今,公司股价从133.86元跌至76.39元,跌幅42.93%,市值蒸发228亿元。
主品牌失速,重营销轻研发
珀莱雅是中国领先的化妆品企业,主营业务为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多品牌矩阵,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洗护及高功效护肤等细分领域。
公司于2017年1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功登陆A股让珀莱雅获得了“国货美妆第一股”的称号,成为国货美妆品牌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过,珀莱雅的高增长的神话正在褪色。
8月26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53.62亿元,同比仅增7.21%,较去年同期37.9%的增速大幅回落,创下近五年中期营收最低增速;净利润 7.99亿元,同比增长 13.8%,同样创下近五年中期利润最低增速。

公司核心品牌“珀莱雅”专注科技护肤,主打抗衰、修护等功效,代表产品包括双抗精华、红宝石系列等。该核心品牌对公司营收贡献比例超过七成,而该核心品牌的疲软成为业绩放缓的首要推手。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核心品牌“珀莱雅”实现营收39.79亿元,同比微降0.08%,这是其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据媒体报道,珀莱雅天猫官方旗舰店成交客户数同比减少11.78%,唯品会平台客户数降幅达 15.63%,核心渠道用户流失问题凸显。
这表明,曾经拉动增长的“大单品战略”已经显露瓶颈。尽管主品牌推出双抗美白特证版、医美级修护产品等新品,但未能扭转增长颓势。
公司一直在推进多品牌战略。2025年上半年,旗下第二梯队品牌增速亮眼,其中彩妆品牌彩棠营收增长21.11%、洗护品牌 Off&Relax营收增长102.52%,但合计营收占比不足25%,难以弥补主品牌的增长缺口。
线上渠道的依赖,也加剧了盈利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线上营收占比高达 95.39%。为维持流量优势,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64%至26.59 亿元,超过营收增速;销售费用率攀升至 49.59%,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研发投入却不足销售费用零头。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仅0.95亿元,占营收比重1.77%,不足销售费用的1/20。
IPO必要性值得商榷,高管套现金额大
公告指出,本次发行上市所得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研发与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与品类扩展、智能制造及供应链能力提升、数智化及AI能力建设、全球化布局、策略性地寻求潜在投资和收购机会、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等。
不过,《财中社》注意到,珀莱雅账面上并不缺钱。截至2025年中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有29.55%。目前,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高达46.33亿元,而有息负债仅有481万元的一年期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98亿元的应付债券,净现金约有38.3亿元。
而且,公司主业创造现金能力强劲,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1.07亿元、12.93亿元。所以,珀莱雅赴港IPO募资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更值得关注的是,珀莱雅刚推出慷慨分红方案:2025年半年度拟派现3.15亿元,占净利润近40%。而在此前的2024年中期,公司是没有分红的。此外,2025年中期股利支付率也高于2024年全年的30.21%。
自2017年A股上市以来,其累计分红已超18亿元,与此次港股募资计划形成鲜明对比。一边大手笔分红,一边寻求上市募资,逻辑上难以自洽。
珀莱雅资本运作背后的高管减持行为同样引人关注。据Wind数据统计,公司高管和股东已通过多年减持累计套现超5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公司2016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总和。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创始人兼前总经理方玉友的减持行为。自2020年底以来,他累计进行逾60次减持,套现金额超35亿元,持股比例从24%降至15%。
2025年以来,高管减持动作更为密集。3月,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金衍华与副总经理王莉同步顶格减持25%所持股份,合计套现超千万元。
伴随减持的是核心管理层变动。据公告,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王莉于5月辞职,而其在4月刚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 5.9万股,套现约544万元。作为上市后首任财务负责人,王莉亲历公司从20亿到百亿营收的跨越,其提前两年离任引发多方猜测。
与此同时,珀莱雅正引入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管。10月11日,公司任命欧莱雅中国前财务总监金昶为财务负责人,此前还任命了薛霞为董秘、果小为CM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