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拥抱人工智能,图书馆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dminddos 2025-10-22 21:16:05 2
拥抱人工智能,图书馆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摘要: ...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而如今AI浪潮之下,未来图书馆这一天堂也许是“智能的模样”。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下,未来图书馆场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图书馆从业者,又该如何转变思维,拥抱变化?

10月22日,“第五届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浦东图书馆学术论坛”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行。本届论坛以“破界•融合•共生——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为主题,依托学术论坛、案例分享会、文创开发微论坛等活动,联合长三角及全国图书馆界,共绘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新图景。

图书馆要赋能人工智能

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段勇作了题为《GLAMS视域下的数智时代图书馆》的报告,阐释GLAMS、人工智能等因素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段勇

GLAM是“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等“旨在帮助大众获取知识的文化组织”的缩写。段勇指出,当代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形态和功能日益交叉、趋同发展,这与当代重新重视知识体系化、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调信息资源共享的新趋势符合,因此它们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也日益呈现竞争与融合的态势。

与此同时,“随着当代信息科技发展,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形态、功能、关联日益‘科技化’,与科技馆的‘人文化’‘艺术化’趋势相向而行。” 段勇认为,如今有必要将“Science Center”加入其中,将GLAM扩大为GLAMS,将其内涵定义为“人类知识与创造的承载、保存及传播空间”。

在他看来,虽然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下,“文科无用论”死灰复燃,但历史上每次科技大飞跃下,都会出现人文学科的衰落,随着时代发展,人类又会回到人文学科中,人类对自我认知的探索、对文化传承的需求,终究需要人文学科来回应和指引。GLAMS的作用不言而喻。

“图书馆这一天堂,未来将是智能的模样?”复旦大学教授、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赵星抛出了这一问题。

人工智能的走向对图书馆场景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不是一个“未来时”的想象。图书馆是储存知识、供读者获取知识的殿堂,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海量资源,是读者及工作人员都在探索的问题。

复旦大学教授、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赵星

“不要把人工智能当成赋能图书馆的东西,图书馆要赋能人工智能。”赵星认为,利用好人工智能,图书馆能更大程度发挥其资源价值。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拥抱人工智能,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推出“报纸导航员”,“人类不可能看完1600万页的历史报纸,但是AI可以。‘报纸导航员’项目,利用计算机视觉AI,将历史报纸中的所有‘图像’——照片、插图、漫画、地图——全部提取出来,并变成一个可被搜索的庞大数据库,大大提高了资料利用效率。”

通过AI建立知识库

苏州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接晔从苏州图书馆的具体实践出发,以从业人员角度分享了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与战略布局上的实践探索。

“暑假期间,苏州图书馆的入馆读者量增加了30%,但与此同时,很多人是在这里上自习,用到的是图书馆的空间而不是资源。” 接晔分享了一个自己的观察,“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人工智能为我们所用,促进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苏州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接晔

很多图书馆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如国家图书馆今年上线“全网知识内容集中仓储系统联盟链”,推出一个资源丰富的古籍书资源库,不仅扫描上传书页,更对古籍内容做了梳理呈现,供读者查阅;上海图书馆推出的“千年之约·梦华游”主题沉浸展以《东京梦华录》为蓝本,将诗意画境与AI互动相结合,为观众带来新奇体验;新加坡图书馆推出的“Spectacles增强现实AI眼镜”通过扫描读者正在阅读的书籍,利用文本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实时的视听增强现实效果为读者提供更沉浸的阅读体验。

苏州图书馆也上线了苏州市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推出AI助手、AI荐书、检索词推荐等功能。接晔介绍,平台上线以来,已提供可外借图书187万种,643万册,线上引入38万种电子图书,1万种有声书资源,以及500场江南文化讲座视频和1800部珍贵古籍资源。目前注册用户超过67万名,使用服务超959万人次,“我们通过AI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最终要解决的还是书籍的使用问题,希望让资源匹配更精准、资源运用更灵活。”

最后,上海浦东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曹忠分享了《浦东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实践与“十五五”规划前瞻》主题报告。他指出,“十四五”期间,浦东图书馆从设施布局、资源建设、品牌项目、服务效能、治理能力和专业影响六大维度系统推进,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曹忠馆长提出将以“七大观”为引领,即大设施体系观、大资源藏用观、大服务协同观、大品牌集群观、大数智融合观、大提升治理观和大传播观,推动现代公共图书馆标杆建设,系统构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新范式。

创新分享与文创开发

当天,“问道于行——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创新案例分享会”“创意新生——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微论坛”在浦东图书馆同期举行。

在创新案例分享会上,上海大学美术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滁州市图书馆代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博物馆、美术馆的策展实践与思考》《南京图书馆“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案例》《活化典籍资源,融合地方文化,打造可持续的沉浸式体验新业态》《“阅读与传承”——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的多元化》《从阅读推广到美育融合,构建青少年成长新生态——杭州图书馆“太阳风”活动品牌创新实践分享》《温图“蝶儿飞”百队千户阅读漂流实践案例》《“百位名家进滁图”系列品牌讲座》等主题,分享了各馆的创新实践与积极思考。

文创开发微论坛上,来自长三角地区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的代表,围绕文创产品开发路径、馆藏精品文献的文创IP转化、文创破局与共创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在文创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宝贵经验。

此外,活动当天同步举办了第二届任溶溶“童诗童话”原创征集活动颁奖仪式、第五届长三角亲子绘本插画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并正式启动“浦浦到家 书香万家——浦东图书馆开架网借服务”,运用智能盘点机器人每日定时盘点,实现线上线下同书同源的全开架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与服务方式。部分与会嘉宾随后参观了相关展览,并体验了VR数字展。

第二届任溶溶“童诗童话”原创征集活动颁奖仪式。

本次活动由上海浦东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学会、苏州市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金陵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宁波图书馆等10家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协办支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