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演绎到三季度末,年内在板块轮动中接连诞生了多只“翻倍基”,而科技板块则更胜一筹,前三季度内,重仓算力股的永赢科技智选以194%的涨幅脱颖而出,在资金热捧下,该基金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单季增近9倍。
此外,年内创新药同样表现不俗,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涨幅亦超过100%,且在涨势放缓的三季度内,基金经理继续保持乐观并采取加仓操作。
前三季“冠军基”重仓股出炉
10月22日,永赢科技智选披露了三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年内大放异彩的光模块“易中天”(、和)位列前三,在科技股暴涨的行情中为该基金净值贡献良多,仅在三季度内该基金就实现了99.74%的涨幅,接近翻倍,其余重仓股分别为、、、、、和等。
变动情况方面,与半年报相比,生益科技、澜起科技、仕佳光子新晋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分别为9.19亿元、6.35亿元、5.24亿元,、、则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规模方面,出色的净值势头无疑备受基民热捧。三季度内,该基金从二季度末的7亿份猛增至三季度末的34.66亿份,且随着接近翻倍的净值表现,永赢科技智选单季度为投资者带来47.15亿元的利润,因此基金规模也水涨船高,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增长至三季度末的115.21亿元,单季增长近9倍。
在三季报中,永赢科技智选的基金经理任桀表示,全球云计算产业仍值得重点关注。他指出,最近几个月,AI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从订阅到按量),而token数保持100%的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意味着AI的价值模型明显优化,与模型能力、性能、用户数、商业化等方面的发展密不可分。
医药“翻倍基”继续加仓
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前三季度内,创新药也是持续数月的主线行情之一,板块内亦诞生多只“翻倍基”,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前三季度涨幅约为102%。
据三季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信达生物、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科伦博泰生物和。其中,舒泰神、中国生物制药新晋十大重仓股,石药集团、被卖出前十大重仓股。
份额方面,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由二季度末的6.79亿份增至三季度末的9.32亿份,基金规模则从11.32亿元增至17.90亿元。
三季度内,该基金净值曲线先扬后抑,涨幅一度超过40%但随后回落至两成左右,基金经理梁福睿回顾行情时表示:创新药作为二季度具有科技属性的优势资产反而逐渐进入调整阶段,一方面主因上半年涨幅较大较快,另一方面以TMT为主的科技资产带来了资金层面的负面影响,增量资金离场导致三季度内A股创新药回调幅度大于H股。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的股票仓位从二季度末的75.89%升至82.18%,梁福睿乐观表示:“当前时间点诸多创新药个股已经极具性价比。”他介绍称,三季度内持仓个股基本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展开,并重点提升了非肿瘤领域的持仓占比,而海外授权预期逐渐回归平稳是持仓个股股价回调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可判断创新药板块已经进入个股阿尔法时段。
科技、医药“相信未来”
行情步入四季度,科技、医药板块隐有调整之势,但基金经理多数认为,这两大热门板块后续或仍有上涨空间,但在选股端需要更加仔细遴选。
梁福睿在近期发声中表示,他认为,按照“股价=估值×基本面”的简单算法,创新药基本面依旧向好,从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摘要公布也可以看出不少数据比较亮眼,而更重磅的口头报告还没有来,叠加后续还有ACR美国风湿病学会等行业大会陆续到来,创新药全球竞争力逐渐加强的趋势基本是确立的。
“悲观一点来看,如果市场后续整体相对一般,那么持仓个股有利好还是会有正向反馈的,只是不会再出现年中那时暴涨的状态。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能靠自身研发创新熬出来的行业没有几个,创新药肯定算一个,我自己也是创新药基金持有人,我也相信未来。”梁福睿表示。
任桀则认为,相比2023年—2025年大厂的基于现金流投资,新云厂商掀起的举债投资、芯片与模型厂商的相互投资,可能会将全球AI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此外,随着模型和算力架构的深度匹配,计算、通信、存储的配置方案变得更加丰富,将带来更多产业链的机会。而对于光通信和PCB行业,预计2027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的大年,CPO、OCS、Scaleup的光方案、正交背板、中板、载板等技术有望进入落地期,相关新品的价值量变化和渗透率提升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季报中,任桀还以相当的篇幅提示了云计算这一火爆板块的后市风险。
“我们相信云计算行业长期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近几个季度也已有不错的表现,但不要用过去的业绩去预测未来,任何风险资产都不是只涨不跌的,要当心估值扩张周期后的均值回归。”任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