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第九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空缺,五部佳作奖作品揭晓

adminddos 2025-09-19 12:51:02 1
第九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空缺,五部佳作奖作品揭晓摘要: ...

2008年创立的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是第一个国际级华文儿童图画书奖,曾评选出《一园青菜成了精》《安的种子》《苏丹的犀角》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9月19日,第九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奖结果正式公布,其中首奖空缺,《驯河童子》《木拉提爷爷,你去哪儿?》《小高的游乐场》《山左大力士》《小威的眼睛》五部作品脱颖而出,斩获佳作奖。

评委手持入选图书。

第九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参评作品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初次出版的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参评作品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共收到445册(套作品,经审定符合参评资格的达418册(套),覆盖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瑞士等8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展现出华文原创儿童图画书领域的蓬勃活力。

本届奖项最终决定首奖空缺。评委会主席、儿童文学学者方卫平表示,这是“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成立以来第二次首奖空缺,首奖空缺是对“化繁为简、贴合儿童、兼具文学与艺术高度”核心评选标准的坚守,旨在以更严谨的态度推动华文图画书创作向更高质量迈进,“我们希望大奖作品不仅能经得起当下评委的审视,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评审过程中,我们聚焦文本与图画书艺术本身,不考虑任何外部因素。”

评审委员会对五部佳作奖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在儿童性、文学内涵、图像艺术、文图融合度及创意表达上各有突出表现。

《木拉提爷爷,你去哪儿?》由唐亚明撰文、周翔绘图,讲述木拉提爷爷带着三头毛驴前往北京探望老朋友的旅程故事。评审委员、幼儿教育专家李坤珊评价,这本书让她始终联想到“幸福”二字:“故事情节干净简单,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怀特别单纯,‘你有需要我就回应’的因果叙述,幼儿能轻松理解。周翔老师把‘少即是多’用到了极致,文字不多、图像简洁,却给孩子留足想象空间。更难得的是它尊重儿童,不回避爷爷赶路遇到的‘火车不行、飞机不行’的困难,还通过一个 4 岁孩子让驴子长翅膀的想象,认可儿童的解决方式,让大家会心一笑。”

廖小琴撰文、阿涩绘图的《驯河童子》,该书以良渚文化为背景,讲述力族人稻寨每逢汛期需由12岁以下少年驯服“怒河”的传说,兼具神话色彩与童话特质,更暗含成长主题。评审委员、阅读教育专家李一慢解析,这本书的图文合作极具张力,“阿涩用色块搭配传递文字里‘不可见的情绪’,比如阿雅闭眼与河流交流的画面,把‘共生共长’的感觉视觉化。文字用孩子能懂的浅语‘降维’,图画用良渚文化符号、传统色彩‘升维’,形成了有留白的丰富叙事。”

来自香港的《小高的游乐场》由林建才创作,以香港百年历史的山顶缆车为主线,串联起香港的城市变迁与生态发展。李一慢认为,即便非香港地区读者也能产生共鸣,“内地三年级语文课本里有《香港,璀璨的明珠》,很多孩子知道山顶缆车,这本书能和课堂知识呼应。它融合了日常、文学、跨学科三种阅读情境。没坐过缆车的孩子能‘预演’体验,文字里的情感能引发文学共鸣,书中的历史与植物知识还能满足跨学科学习需求,跟着缆车‘小高’看生态变迁发展,传递生命教育。”

杨子苇创作的《山左大力士》,以幽默紧凑的文字和充满戏剧性的画面,讲述大力士与周围人之间的趣事,暗含对自我价值与他人期待的思考。李坤珊分享,评委们初次阅读就被其趣味性吸引:“像无厘头的连环图画,全程没有冷场,但翻第二次就会发现余味。它不像《愚公移山》那样沉重,而是用幽默、合作的方式讲‘移山’,角色都不完美,有吹牛的、有盲目崇拜的,可结局却很温暖。在不断地阅读中,这个故事告诉读者‘人生的完美,就是带着不完美过好小日子’。”

聚焦视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友情的《小威的眼睛》,由杜宛霖创作,引导读者学会用“心”感受世界。儿童美术教育家潘坚从色彩角度解读,“这本书的环衬很有深意,前环衬模糊有肌理,后环衬是明快的淡柠檬黄,像从灰暗房间看向明亮世界,暗合小威与普通孩子的相互理解。全书只用淡柠檬黄、不饱和绿色和灰色,没有浓烈色彩,却营造出轻松透气的氛围,以温和的色调平等讨论与视障者的关系,让读者从视觉到心理都能共情。”

据悉,第九届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颁奖典礼定于2025年11月13日在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马兰花剧场举行,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获得者西德尼・史密斯将以“情感表达:共情的力量”为主题分享创作经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