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湖南永州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宿舍环境十分差,质疑学校将原来的公共厕所改造成了宿舍。9月19日,学校发布通报称,宿舍实为城北校区学生澡堂改造而成,共4间,存在屋内卫生间“半敞开”问题。目前,所反映问题已有效解决。
视频中呈现的场景确实有些骇人:绿色掉漆的木门被打开后,屋内看起来是一间宿舍,有男生正在整理东西,两侧放置了多个上下铺,加起来有20多张床位。屋内光线昏暗,水泥地面又潮又脏。视频最后拍到四个半开放的蹲便位,每个蹲便位都肮脏不堪,隔断墙上的瓷砖也脱落了不少。

纵览新闻图
是澡堂而非公厕,似乎程度上没有那么严重。但其实只要厕所是“蹲坑敞开”,到底是澡堂还是公厕改造,已经没那么重要了,这种气味和观感肯定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永州市教育局也表示,学生宿舍内厕所半敞开绝不允许,属于违规。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因今年招收新生达到2000余名,住宿十分紧张,所以老旧宿舍楼里的宿舍也安排了学生居住,有的宿舍里住进了10多名学生,有的甚至达到了24人。可见,这主要是由于招生过多、宿舍容纳不下所致,最后只能委屈学生将就。
学校盲目扩大招生,是以牺牲学生基本的生活条件为代价的。这类问题的背后并非单一的管理失误,而是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学校渴望扩招,以增加生源和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校舍建设和基础设施却没有同步跟进。当“量”的扩张遇上“质”的短板,最终被牺牲的,就是学生的起居体验和最基本的尊严。
事实上,教育部曾发布《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其中要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比例,到2023年底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底达到90%以上。到2025年底仍不能达标的学校,要采取调减招生计划等措施。而办学条件当中,就包括“基础设施与办学规模相适应”。
近些年,包括不少大学、中专,因为宿舍条件不佳导致学生吐槽的案例并不罕见。这一方面是学校建设存在短板,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认知水位发生了变化:在经济社会大为发展的当下,很多人已经很难再认同学生在恶劣环境里“没苦硬吃”。
人们对学校的期待,就是基本的生活条件能和社会发展相匹配,而不是制造过大的反差。就像此前人们还会围绕一些高校、中小学装不装空调而激辩,但如今的关注点是装得快慢、费用分担等“技术细节”,而不是“方向选择”。
因此,不管什么学校,不能再抱着“将就”的思维去安排学生住宿,而要真正转变观念,把宿舍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一环: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并非锦上添花,而是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