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属马人的贵人运:免费在线测算www.jixiangqiming.vip:-再次主动披露固态电池布局进展,赣锋锂业涨停股价创近两年新高

adminddos 2025-09-19 19:57:02 1
属马人的贵人运:免费在线测算www.jixiangqiming.vip:-再次主动披露固态电池布局进展,赣锋锂业涨停股价创近两年新高摘要: ...

锂价低迷之际,赣锋锂业(002460.SZ)在2024年交出上市以来首份年度亏损“成绩单”。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尚未实现扭亏。业绩不利下这家锂资源龙头近年加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构建。

如今,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的布局上也在强调其上下游一体化能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赣锋锂业9月18日晚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密集回应了多条提问,其中不少和固态电池话题相关。9月19日上午,赣锋锂业在其公众号发文中同样重点介绍了公司固态产业布局及进展。

9月19日上午,赣锋锂业股价涨停。截至9月19日收盘,赣锋锂业股价报52.82元,创下近两年新高,公司最新市值为1086.61亿元。2021年9月,该公司的高点市值超3200亿元。

在今年4月交出上市年度首亏业绩后,赣锋锂业也主动对外披露称,公司围绕固态电池核心环节展开深度研发,在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及商业化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

根据披露,赣锋锂业于2016年设立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并于2017年建设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当年12月,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锋锂建设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以自有资金投资不超过2.50亿元。当时提到,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一条年产亿瓦时级的第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中试生产线。

从技术来看,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主要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2017年,赣锋锂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建“固体电解质材料工程中心”,聘请该所研究员许晓雄博士为首席科学家,引进以他为核心的研发团队,正式切入固态电池研发。

赣锋锂业最新提到,截至目前,公司旗下固态系列产品已覆盖硫化锂、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关键环节。

硫化锂方面,赣锋锂业称公司产品纯度可达99.9%、D50≤5μm,具备高纯度、低杂质含量及优异的一致性等特点,可满足高导电性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要求,公司牵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电池级硫化锂》已进入报批阶段,目前已向20余家客户供货。

固态电池电解质方面,赣锋锂业目前布局了硫化物和氧化物两种技术路线。

硫化物电解质方面,赣锋锂业表示已成功制备微米级(D50≈3μm)和亚微米级(D50<1μm)的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超细粉体,其室温离子电导率分别可达>8 mS/cm和>6 mS/cm。

氧化物电解质方面,赣锋锂业称,在LATP固体电解质陶瓷膜超薄化制备技术上实现突破,可制备出尺寸为6 cm×6 cm、厚度控制在25μm以下并具备可卷绕特性的陶瓷膜,其室温离子电导率超过0.6 mS/cm。

在金属锂负极上,赣锋锂业称超薄锂带已具备量产能力,超宽幅超薄锂带宽度可达300mm,铜锂复合带中锂箔厚度可达3微米。

在电芯开发方面,赣锋锂业此前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即提到,公司旗下固态电池覆盖圆柱、软包、方形三大类别。

公司最新称,软包电池可用于乘用车、低空飞行等领域,其中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覆盖320Wh/kg -550Wh/kg范围,循环最高可达到1000圈,已通过车规标准GB38031-2020、民航局制造符合性审查,并与知名无人机、eVTOL企业达成合作,完成多批次交付。

圆柱电池在机器人及高速飞行器领域展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21700圆柱电池容量达6Ah-7.5Ah,能量密度高达330-420Wh/kg,放电倍率最高可达25C,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日产5万只21700圆柱电池的产线预计将于2026年初实现量产。

储能电池则已完成固态304Ah方形储能电池的开发。赣锋锂业称,该款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低温性能、存储性能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池;此外,固态314Ah、392Ah电池亦计划于本年底上市,具备180℃高温不起火、-20℃容量保持率95%等突出优势。

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已实现500Wh/kg级10Ah产品小批量量产。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公司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合作,样品进入适航认证流程;在机器人领域,正积极探索应用。公司已形成全链路布局,加快推动商业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赣锋锂业对外宣布,公司硫化锂实现量产,打通了固态电池生态最后一环。公司当时即宣称,“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赣锋锂业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江西新余。成立之初,该公司主要从事锂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

2025年上半年,赣锋锂业营业收入为83.76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1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亿元,同比增长30.13%。从业务结构来看,锂化工板块营收占比为56.78%,锂电池板块占比为35.52%,其他业务占比为7.70%。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仍为该公司垂直整合业务模式的核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业内在研企业以及专家普遍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节点锁定在2027年。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比亚迪(002594.SZ/01211.HK)两家动力电池龙头目前所披露的时间表也显示,其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的时间点也将是2027年。

固态电池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电池的终极形态,但这项技术目前仍面临电解质材料成本高、界面阻抗大、规模化生产工艺不成熟等挑战。

在宁德时代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相关负责人即提到,目前市场上很多在研发的固态电池产品其实是半固态电池。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很复杂,要考虑到成本和供应链成熟度等因素。其中,供应链成熟需要3年以上周期。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2030年前后有望更大的规模化生产。

宁德时代方面强调,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的科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有一些工程问题,离包括供应链在内的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最新发声的还包括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其在近日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对外持续披露了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的布局和进展:将在2025年底完成10Ah级、400Wh/kg全固态电芯体系开发;2026年第一代半固态量产爬坡,第二代400Wh/kg半固态电池进行开发;2028年推出第三代450Wh/kg半固态电池,并计划于同年开发出70Ah以上、500Wh/kg纯固态电池。

杨红新强调,蜂巢能源坚持“先半固态,后全固态”的产业化路径,兼顾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逐步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除了新能源汽车,公司也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其指出,全固态电池虽潜力巨大,但目前成本仍为液态电池的5-10倍,量产仍面临材料、工艺、产业链等多重挑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