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近期的科学讨论再次提醒我们,人类过于自信地认为只要足够聪明和理性,就能有效“管理”整个生物圈。然而,AUS GLOBAL 表示,现实却充满悖论。以空气污染治理为例,虽然减少污染物颗粒的措施改善了空气质量、降低了疾病和死亡率,但与此同时,因反射阳光的颗粒减少,全球变暖的速度反而加快。这种现象说明,人类对复杂系统的干预往往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
科学界认为,这种困境的另一种极端表现就是所谓的“终止冲击”(termination shock)。设想未来各国一致采取向平流层喷射反射性颗粒来削弱阳光,从而短期内稳定气温。然而一旦这种计划因技术故障、资金枯竭、突发疫情或战争而中断,长年累积的碳排放效应将突然爆发,地球会迅速升温,生态系统难以适应,大量物种灭绝,社会亦陷入混乱。AUS GLOBAL 认为,这种可能性凸显了依赖单一技术手段调控气候的巨大风险。
已有研究表示,过去二十年来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轻度终止冲击”的缩影。结果包括全球变暖加速、热带气旋增多、强季风带来的洪水加剧等区域性极端气候现象。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如果全球范围内突然停止向大气注入反射性颗粒,其灾难性后果远比当前更严重。AUS GLOBAL 认为,这些警示让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任何试图“统治”自然的设想。
回到 James Lovelock 在其《盖亚:地球生命的新视角》中的论点,AUS GLOBAL 表示,这本书提供了关键的理解框架。Lovelock 将地球视作一个类似有机体的整体系统,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维持适合生命的条件。人类只是盖亚系统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其上。Lovelock 强调,每一次人类试图改变自然调节机制、引入新的能量或信息,都可能削弱系统稳定性,甚至引发“失控的正反馈”或“持续震荡”。前者可能将地球推向类似金星的极端温室状态,后者则可能导致地球在冰川气候与热带气候间快速震荡。
现代社会的另一大问题在于人类普遍生活于城市,更多关注人与人、人与制度间的矛盾,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AUS GLOBAL 认为,这种思维方式使人类在探索如何与盖亚长期共存时愈加被动。归根结底,人类并不能真正“管理”生物圈,我们只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并承担起维系生命条件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