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资本市场交“十四五”答卷,吴清: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207家退市

adminddos 2025-09-22 23:45:03 1
资本市场交“十四五”答卷,吴清: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207家退市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9月22日,国新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聚焦“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资本市场在风险防控、退市改革、监管执法、高水平开放等领域的关键进展。

吴清表示,面对多重超预期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证监会协同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及相关市场主体,从政策、资金、预期三方面强化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与系统性风险。

数据印证了市场韧性的提升。“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降至15.9%, 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重点领域风险亦持续收敛,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始终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成效显著,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遏制;金交所清理规范工作落地,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上百家“伪金交所”完成清理。

在市场出清与监管震慑方面,吴清介绍,证监会近年来扎实推进两轮退市制度改革,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出清“害群之马”与“空壳僵尸”。“十四五”时期,共有207家公司实现平稳退市,市场“吐故纳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监管执法力度同步升级。吴清强调,证监会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既“追首恶”也“惩帮凶”,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金额达414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58%和30%;同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及线索超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场公平公正环境持续巩固。

就对外开放领域,吴清指出,“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双向开放同步深化。具体来看,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269家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对接国际资本市场,跨境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能力也在提升。吴清提到,“并购六条”发布后,资本市场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今年6月推出的科创板“1+6”改革(含设置科创成长层)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技企业通过重启后的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撑。

制度建设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四梁八柱”的法规制度体系正式建构成型,其中历经“十年磨一剑”的《期货和衍生品法》《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关键法规相继发布实施,为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十四五”资本市场发展成就逐步落地之际,证监会近日明确了“十五五” 时期重点任务举措,包括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亮点纷呈,各项举措深度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形成同频共振的良好态势。

他对界面新闻表示,从未来改革方向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市场吸引力与包容性、倡导价值投资及理性投资理念,将成为推动资本市场提质增效的三大关键突破点。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与科技发展深度融合,以及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也是接下来需要重点破解的“必答题”。

投资与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证监会指出,要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当前,中长期资金入市框架日渐清晰,政策重心正转向长效机制建设。对此,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告诉界面新闻,“需进一步强化投融资协同发展,构建更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既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保障,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资本动力。”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界面新闻称,“当前,我国经济底层逻辑正在从土地财政全面转向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短期能够带动实体经济预期改善、缓解新旧动能转换期的阵痛,中期能够为科创企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科技-产业-资本’高水平循环,长期能够推动居民财富再平衡和地方政府职能转型。”

“一方面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持续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完善基础制度,夯实稳市制度,促进股市走向‘健康牛’;另一方面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关键枢纽作用,满足科创企业、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章俊表示。

由于我国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双向奔赴”仍然存在一些堵点。投资端、融资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不足的情况,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发挥科技与资本的协同效应,是当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证监会表示,要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怎样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秘书长魏刚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给出明确路径,“一方面,需聚焦投资者维度以提升吸引力,通过提高市场内在稳定性、优化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强化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全方位增强投资者的实际获得感;另一方面,要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精准对接科技型企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田轩进一步对界面新闻表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保持理性,既要客观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合理投资目标,避免受市场情绪影响盲目追逐高收益;也应立足‘耐心资本’视角,聚焦长期投资收益。重点关注企业基本面与未来发展前景,选择估值低位、具备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实现合理分散风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