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周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为金融强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潘功胜指出,一是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有效促进了金融总量合理增长、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维护了币值稳定。二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三是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基本建成多层次债券市场框架。中国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有序联通,外资参与度稳步提升。四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潘功胜同时提到,“十四五”期间,在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方面,人民银行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化解债务风险,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债务重组降低融资平台流动性风险和利息负担,相关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总体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水平大幅度收敛。
另外,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潘功胜提到,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潘功胜说。
潘功胜同时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人民银行按照中央部署,出台了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有效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