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将来,普通市民或许能像打车一样,方便地“打飞的”,乘坐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出行。这样的科幻场景,正在安徽合肥酝酿中。

在合肥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孙本荣 摄
9月22日至23日,“信心合肥”——长三角主流网络媒体调研行活动举行。活动由合肥市委网信办与澎湃新闻共同举办,来自长三角的几十家知名媒体走进合肥,实地探访了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合肥合翼航空、亿帆医药、派能科技等点位,深切感受到合肥强大的制造能力、科创实力以及蓬勃发展的城市信心。

合翼航空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骆岗公园试飞。合翼航空 供图
在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合肥骆岗公园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停机坪上,一架具备无人驾驶、垂直起降功能的“大家伙”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架能够载人飞行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看起来犹如一个放大版的多旋翼无人机。
让人惊喜的是,在这个“航站楼”大厅里,售票机已经准备就绪,预示着空中出行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即将展开商业化运营,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小程序购票,线下取票后,就能体验eVTOL的空中观光服务。”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李静向媒体记者介绍。

合翼航空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孙本荣 摄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低空经济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兴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赛道。
布局低空经济,合肥早已开始行动。2023年10月,亿航智能与合肥市政府签订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的公司。该公司运营的EH216-S航空器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三证齐全”——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和生产许可证(PC)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今年3月28日,合翼航空进一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为商业化运营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基于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合翼航空正在进行“载人常态化运营”测试,按照“安全第一、稳步运营”规划,布局多元场景及商业化应用。下一步将根据运营情况合法合规开展EH216-S航空器低空观光商业运营,并逐步开拓城市通勤等其他更多场景,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运营样板,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在骆岗公园,还有合翼航空运行的另一处“航站楼”——合肥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该枢纽落成于2024年11月,总建筑面积1962.79平方米,定位为一级起降设施——UAM(城市空中交通)起降枢纽,也是全国首个成规模的城市空中交通枢纽。
该枢纽集商业休闲、城市会客、低空观光旅游、低空通勤等多功能于一体,旨在打造合肥市低空飞行运营示范展示窗口。
在现场演示中,一架8轴16旋翼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腾空而起,环绕一圈后又精准地停回原处。这个“大家伙”的稳定飞行表现,赢得了参观者的阵阵喝彩。
李静介绍称,16个螺旋桨的设计使航空器飞行更加稳定,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都配有备份系统,例如定位导航系统就有4套。“这些精心的设计保证了飞行器的安全飞行,为乘客提供更好的飞行体验。”
目前,合翼航空在骆岗公园几乎每天都在开展常态化演示飞行场景测试,为商业运营做最后准备。“未来我们还计划建设更多起降点。”李静表示。
低空经济在合肥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骆岗公园。根据合肥市发布的《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基础设施和场景应用规划》,未来三年,合肥将围绕“五圆五线”构建城市空中交通载人运输网络,建设超过30个eVTOL起降点,覆盖骆岗公园、天鹅湖中心、老城中心、东部新中心、滨湖中心等核心区域。
其中,“五圆”指五个“3分钟飞行圈”,连接企业总部、商圈及旅游景点;“五线”包括“高铁南站—新桥机场”“骆岗公园—三河古镇”等五条“15分钟联运线”,将大幅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目前,合肥市已集聚低空经济企业300余家,开通了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轨道巡检、外卖配送等200余条航线,初步构建起覆盖无人机研发、测试、生产、运营的全链条本地化产业生态。
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的持续放开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合肥正以其前瞻性的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基础,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中占据领先位置。
未来,打“飞的”出行或许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成为现实的日常。这座科技之城正信心满满,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