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首届上海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出炉,两惠企政策超市案例亮眼

adminddos 2025-07-26 11:01:18 5
首届上海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出炉,两惠企政策超市案例亮眼摘要: ...

7月25日,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会在陆家嘴召开。会上发布了市级部门、区级政府、街镇三个组别共30个“十佳案例”以及30个“优秀案例”。案例全面覆盖了上海营商环境方案8.0版的五大方面——世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涉企监管、夯实基层营商、营造社会氛围,是全市440余项申报案例中精选出的创新标杆,也是上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全景缩影。

发布会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举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会议并致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出席。

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八年迭代更新实施八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到8.0,以世行对标改革为牵引,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全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上海有2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市级部门、区级政府的两组“十佳案例”中,有2个案例——“数智赋能惠企政策服务‘随申兑’”“闵企连廊‘网购式’惠企驱动营商环境新跃升”,均为以数字化“政策超市”提升惠企力度和企业服务。

惠企政策服务优化,数字政务“高效办事”再升级

5月,上海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发布,“优化惠企政策服务”仅次于“实施世行对标改革”排列第二。

惠企政策服务,从惠企政策角度看,属政策制定后的执行,但从政务服务视角,也属企业政务服务内容之一。2017年以来,在世界银行“Doing Business”营商环境评估排名和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促动下,上海基本政务服务取得很大成效,政府办事效率显著提高,“一网通办”等数字政务平台收获好评。

在解决基本政务办事服务问题后,以企业为专门对象的政务服务,特别是惠企政策服务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2023年调查显示,在未申报到惠企政策扶持的企业中,48%是因为从事产业没有扶持政策,31%认为申请太麻烦、门槛高,21%是因为不了解。而2024年调查发现,在政策宣传和政策有效性维度,小微企业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大企业。

在澎湃研究所于6月面向申报过惠企政策的企业或服务机构(问卷回收420份)的问卷调查中,有关企业对惠企政策申报的5个方面体验,“材料合理、不复杂”“来源好找”的评分最低。

针对惠企政策在信息传递和执行中存在的改进空间,惠企政策服务优化,将延续“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及“一网通办”的数字、数智政务解决思路,并作一定升级。聚焦企业“惠企政策不知晓、找不到、看不懂、兑现难”等问题,“随申兑”与“闵企连廊”都致力于通过线上“政策超市”平台,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营造以企业为中心的一站式“网购式”政策服务体验。

“随申兑”四大突破,利于中小企业

“随申兑”,实际指市政府办公厅、市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区,在“一网通办”PC端、“随申办企业云”APP、“随申办市民云”(包括APP、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全渠道构建的“随申兑”专区(PC端网址:https://zwdt.sh.gov.cn/qykj/shell_oc_policy_zq/policy/index?from=zwfw)。为实现“找得到”“看得懂”“易申兑”,“随申兑”至少做了以下4个突破: 统一归集。在政务公开基础上,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各部门,归集了所有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并筛选出其中的惠企政策。目前已实现市区两级惠企政策全覆盖。

据澎湃研究所研究员7月25日的查询,平台已汇集全市(市级和区级)2195个惠企政策项目,其中处于“申报期内”和“即将开始”的项目1077个。 政策分类。惠企政策主要分为资金扶持(补贴)、融资贴息、税费减免(缓征缓缴)、人才政策、资质荣誉、稳岗就业等六大类惠企政策。1077个有效惠企政策项目(处于“申报期内”和“即将开始”)中,涉及资金扶持有792项,占74%。

第三,政策拆读、解释。按“谁起草谁负责”原则,各专业部门拆解政策,画出“政策图谱”(缘起哪里,资金来源是什么),把政策文件拆成一个或若干可以申报的项目,进行“政策画像”,提炼“干货”(申报方式、支持标准、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联系方式等)。将“简单的、定性的描述”,转化为“直观、客观甚至定量的描述”。

2025年7月25日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处长锁晓东介绍“随申兑”案例。主办方供图。

第四,推广“免申即享”。据统计,市级部门“免申即享”158个,服务企业超270万次;区级“免申即享”超220个。例如,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个项目全部实现“免申即享”。

上海随申兑平台特别有利于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对成本敏感的小微企业,可为更透明、公平的政策申报提供信息基础。据澎湃研究所6月对420家企业和服务机构的问卷调查,有过申请上海市惠企政策经历的企业中,74%都知晓并使用过“随申兑”。对该平台的评价中,“语言好懂、信息明晰”的分值最高。

“闵企连廊”实现线上申兑、全流程可视

“闵企连廊”企业服务平台(https://zcpt.shmh.gov.cn/),作为闵行区政策服务统一入口,更多地在政策申兑的线上办理、全流程管理方面做了进一步尝试。其汇聚17个区级政策144条政策条款,提供政策申请、受理、审核、公示、拨付等“一站式”服务,已惠及2037家企业,兑付资金2751.91万元。

据闵行区发改委副主任朱斌、区数据局高级工程师阙萍介绍,闵行区“闵企连廊”平台已作为闵行区政策服务统一入口。除了政策汇集、提炼“干货”的功能外,“闵企连廊”还着重优化线上政策兑现环境,提供政策申请、受理、审核、公示、拨付等“一站式”服务。 该平台可实现闵行区几乎所有惠企政策的线上材料申报(个别须线下答辩的)。 利用已有的企业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等数据,实现企业的基本信息的数据预填、“营业执照免提交”等。 从申报到兑付,实现全过程闭环、全流程透明化,进度可查,从而避免可能的“暗箱”操作,体现效率、公平和透明。立足企业视角,以标准化办件流程为核心,在“我的项目”版块显示申报项目进度,让企业能够实时、透明地追踪其申报政策项目的审核节点、进度、审批反馈结果等全周期信息。 基于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上线“政策解答智能体”,打造全区首个AI企业服务系统,累计接受咨询5万条。平台建设设计还考虑未来政策靶向推送、智能化全程申报等服务,预留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技术框架,为垂域大模型落地提供重要便利基础。

“改革措施千万条,企业感受第一条”。7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对《关于今年以来我市惠企助企政策措施推进实施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政策落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高政策的可读性、知晓度,政策落地的便利性、清晰度。

2024年就已启动或试行的“随申兑”和“闵企连廊”惠企政策超市,现已初见成果。在近年惠企政策、产业政策日趋精细、复杂的背景下,这两个案例所实践的线上平台恰逢其时。随着社会和企业知晓度、使用度越来越高,平台不断完善,可望成为上海营商环境“重视企业感受”的又一张名片。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