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金融圈
7月27日晚,盐城(002530.SZ)公告称,持股超过5%的股东日本东方拟减持不超过1947.98万股,按最新收盘价来算,此次减持套现超2亿。
据金融小强统计,这已经是这个月金财互联披露的第二次大规模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六年亏损的情况下,金财互联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却一反常态的暴增466.95%。
尽管业绩有所好转,但这家跨界财税数字化的企业,却危机四伏。


7月27日晚间,金财互联发布公告称,因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及资金需求,持股5%以上股东东方工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本东方”)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947.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
公告称,日本东方拟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减持价格区间将视减持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如果按金财互联7月26日收盘价10.63元股估算,预计日本东方套现约2.1亿元。
市场对此反应颇为直接,纷纷用“跑路”来形容这位外资股东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金财互联近期遭遇的首次大额减持。
7月11日晚,金财互联公告,公司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徐正军,因需合理控制个人负债率,在2025年6月27日至2025年7月11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538.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7%。
一个月两波大规模减持,不禁让人心生疑窦:公司是否遇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麻烦,以至于重要股东纷纷选择“用脚投票”?
资料显示,金财互联是一家以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新财税综合服务平台,于2010年12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与股东接连减持画风不同的是,金财互联此前披露的一季报却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下降33%;但归母净利润达1365万元,同比暴增466.95%;扣非归母净利润也有1216万元,同比增幅高达5522.47%。

这份业绩报告,单从数据上看,无疑是“惊艳”的。要知道,在此之前,金财互联已经经历了长达六年的“亏损长跑”。
公司在一季报中对业绩变动的原因解释为:“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数字财税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优化成本费用结构,毛利率有所提升,以及部分子公司业绩贡献增加所致。”
然而,这样的解释似乎略显笼统。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的情况下,净利润却能实现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其背后的成本控制、费用压缩力度以及子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有待公司给出更详细、更透明的说明,才能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如果说股东减持和业绩“暴增”让金财互联处于舆论漩涡,那么公司内部的人事动荡和合规风险,则更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捏了一把汗。
今年以来,金财互联的高管团队似乎进入了一个“离职季”。

先是4月份副总经理和证代同步辞职,然后6月董秘在补税公告发布的前夕也辞职。
短短一个多月内,几位核心高管相继辞职,难免让市场猜测公司内部是否存在管理层面的问题或战略上的分歧。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高管辞职风波尚未平息之际,金财互联又因自身财税问题收到了“罚单”。
6月18日,金财互联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江苏丰东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308.85万元。
作为一家以“财税科技”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自身却因财税问题被税务部门处罚,这无疑是对其专业形象的一记“响亮耳光”,也让市场对其内部管理和合规经营能力产生了质疑。
“自己都管不好财税,还怎么帮别人管?”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如是发问。
编辑 | 强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