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的支撑面不足。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数字货币概念股迎来集体暴涨。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三三传媒(08087.HK)、加幂科技(08172.HK)年内涨幅超1000%,耀才证券(01428.HK)、欧科云链(01499.HK)、云锋金融(00376.HK)、易鑫集团(02858.HK)等稳定币概念股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100%。
A股市场同样涌现稳定币概念热潮,多只个股未获持牌却借势大涨。(002017.SZ)、(300468.SZ)、(600446.SH)等上市公司,仅通过披露稳定币相关业务合作或战略布局,股价便应声上涨。
业内认为,稳定币概念掀起股市热浪背后,实际的支撑面不足。目前,多数企业的稳定币相关业务仍处于早期布局阶段,并未产生实际业绩。而稳定币牌照的申请也并非易事。香港金融管理局方面表示,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即使取得牌照,基于监管希望稳步发展的考虑,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稳定币概念频现“十倍大牛股”
近期,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不少公司公告涉足稳定币或数字货币领域后,股价随即开启飙升模式。
最先被市场关注的入局者是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6月25日,随着香港证监会批准其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消息落地,公司股价单日暴涨198%,创下港股金融科技板块最大单日涨幅纪录。此后股价持续走强,在短短半个月内(6月25日至7月11日)从3.7港元飙升至7.07港元,累计涨幅达91%。截至7月28日,该股延续涨势,单日涨幅9.45%,收盘报6.72港元。
亦有不少仙股凭借稳定币概念“起死回生”,涨幅超十倍。
7月15日,中国三三传媒公告称,公司已开展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筹备工作,所需资金将以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及公司现有现金储备拨付。7月16日,中国三三传媒收盘飙涨72.73%至5.8港元/股。28日,该股再创新高,一度上涨至6.4港元/股。值得注意的是,该股此前长期处于1港元以下的“仙股”状态,而年内累计涨幅已高达1839%,成为本轮行情中最耀眼的“十倍股”之一。
与之类似的还有加幂科技。加幂科技7月24日公告称,配股的资金不仅用于Web3.0数据分析平台等原有主营业务,还将用于进军稳定币赛道。消息公布后,该股连续3个交易日强势上涨,股价从7月22日的3.5港元快速攀升至28日的4.28港元,区间涨幅达22%,年内累计涨幅更达到1612%。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梳理,耀才证券、欧科云链、云锋金融、易鑫集团等稳定币概念股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100%。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近期发文指出,随着稳定币概念的热炒,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情绪,一些上市公司,不管本业与稳定币或者数码资产是否相关,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即“点石成金”,股价即应声上涨、股票交易量大增之余,公司知名度亦得以大大提升。
在A股市场中,也有多只个股虽然本身并没有强相关业务,但也搭上了稳定币概念的“快车”。四方精创6月2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FINNOSafe合规Web3平台可支持稳定币发行人及市场参与者相关业务的发展。该公司股价也水涨船高,从6月24日的45.1元,一路上涨至7月10日的高点52元,区间涨幅超过15%。
东信和平6月26日亦在互动平台中回复称,与研究院和上海树图研究院共同研发生产了具备区块链账户管理功能的手机SIM卡(BSIM)及相关产品,将持续关注稳定币相关产业政策,同时积极探索和布局稳定币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
这一表态立即引发市场热情。东信和平股价自6月23日14.25元的阶段性低点启动升势,最新已飙升至27.26元,涨幅几乎翻倍。
股价大涨之际,东信和平还在“添柴”。7月21日,该公司回复称,将与多方合作,共同参与基于Web3.0的产品开发和标准制定、稳定币跨境支付合作及相关市场推广工作,计划分阶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跨境结算、RWA等应用场景落地。
7月18日至21日3个交易日,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20%,登上盘后龙虎榜。深股通、游资、机构参与炒作。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居于买一席位,买入约1.69亿元,三亚迎宾路营业部、中信浙江分公司居于买二、买三席位,分别买入9139万元、6246万元。
据第一财经统计,Wind稳定币概念板块中,近七成上市公司在过去一周内就稳定币业务作出回应,其中多数表态将推进相关领域布局。
警惕泡沫风险
第一财经还发现,尽管股价持续攀升,但绝大多数概念股在稳定币领域尚未形成实质性收入。多家被热炒的上市公司已通过公告紧急“灭火”,明确澄清相关业务贡献微乎其微。
例如,(300180.SZ)7月10日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暂时未涉及投资者所述“稳定币”业务。四方精创近期也回应投资者称,公司目前数字货币业务规模较小,对公司收入贡献有限。(002268.SZ)近期也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暂无稳定币相关业务收入。

“当前稳定币概念虽火热,但仍处于早期布局阶段,多数企业尚无稳定币相关业务业绩披露,市场主要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在炒作。”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普通投资者需警惕伪概念股的炒作,切勿盲目追高。
“我们早前已明确表明,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换言之,失望者不在少数。而即使取得牌照,基于我们希望稳步发展的考虑,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希望投资者在消化市场利好消息时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余伟文在近期发文中称。
此外,他强调应该防范稳定币过度概念化的风险。以香港的经验为例,至今已经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香港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路性质。总结这些接触的经验,很多只停留在概念阶段,如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发展、提升外汇市场效率等愿景,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落实计划,更遑论具备管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一部分能提供应用场景的,机构本身却缺乏发行稳定币的技术和管控各类金融风险的经验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不少概念股股东正在逢高减持。例如,四方精创6月27日公告称,公司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陈荣发已完成减持计划,累计减持27.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减持后,陈荣发持有公司股份82.92万股,占总股本的0.16%。
7月13日晚间,金证股份公告称,股东、董事赵剑,董事徐岷波拟分别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减持不超过177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87%)。
无独有偶,7月25日,另一稳定币概念股公告称,新余市嘉嘉通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三个股东,拟于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11月17日,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两者结合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265.35万股,占公司剔除回购股份总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