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八字取名忌用字:流年地支六合与财运-资本市场改革向前挺进 增强吸引力与包容性成亮点

adminddos 2025-07-31 06:49:46 3
八字取名忌用字:流年地支六合与财运-资本市场改革向前挺进 增强吸引力与包容性成亮点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编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此次会议意义重大,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唯有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对工作的战略部署,方能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行稳致远。

  今日起,本报推出“政治局最新会议精神解读——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系列报道,我们将紧扣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系统、权威、深入的解读。

  本报记者 吴晓璐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以下简称“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明确下半年七大重点工作,包括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的重点主要包括:优化市场制度,推动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创新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设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吸引国际资本等。

  提高吸引力:

  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在市场人士看来,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关键在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强化投资者回报,同时打通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持续对外开放,不断吸引内外资持续流入,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提质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推动“并购六条”及其配套规则落地生效,支持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年内上市公司发布并购重组2391单,同比增长1.49%,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11单,同比增长113.46%,并购重组活跃度持续提升。

  此外,监管部门推动上市公司强化分红、回购,增强投资者回报。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年内3554家上市公司实施分红(以股权登记日统计),分红金额合计1.83万亿元。119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896.83亿元。

  监管部门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一方面,多路“长钱”流入股市,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手增持ETF,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先后落地,破解“长钱短投”困局。

  与此同时,中国资产对外资吸引力持续提升。从资金流动来看,今年上半年,北向资金持有A股数量增加6.75亿股,持股市值增加871.27亿元。7月份以来,多家外资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并表示增持或超配中国资产。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龚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需要从三方面着力,持续提升市场投资吸引力。首先,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市场中长期回报水平,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综合价值管理。其次,持续引入中长期资金,壮大机构投资者规模,通过放宽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明晰会计准则、优化考核机制来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压舱石作用,提升市场运行的内在稳定性。最后,为中概股回归创造便利性条件,通过进一步降低红筹企业回归门槛、简化资金出入境安排、优化信息披露程序等吸引优质中概企业及港股企业回境内上市,加大A股市场优质资产的供给。

  提升包容性:

  引导更多资源向“新”聚集

  今年以来,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资本市场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构建更有利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近期开展的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包容性和开放度。”龚芳表示。

  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即科创板“1+6”改革),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同时推出6项政策举措,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当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此后,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并注册生效,为重启后首家适用该标准注册生效企业。

  6月27日,深交所受理未盈利企业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正式启用,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6月30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认定标准,以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目前,资本市场的包容性正在稳步提升。”田轩表示,科创板“1+6”改革和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等举措,为更多类型的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了上市机会,针对“轻资产、长周期、高风险”的科技型企业形成了多元化支持体系。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含科量”提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年内58家公司登陆A股,超过九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其中,36家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占比62.07%。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需要尽快推动科创板“1+6”改革举措落地,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典型案例,加强政策的示范带动效应;适时将科创板“预先审阅机制”“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推广至创业板、北交所。

  田轩认为,下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包容性应侧重多层次市场建设,完善差异化上市标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中小型科创企业;同时,需要强化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确保市场公平透明,提升投资者信心;推动退市制度改革,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此外,还需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公信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持续稳预期:

  推动市场回升向好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见效,市场生态持续优化。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在内外部环境持续改善下,资本市场持续回稳向好。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年内上证指数上涨7.88%,深证成指上涨7.57%。

  与此同时,A股总市值也水涨船高。据沪深北交易所网站数据统计,7月30日,A股总市值达到96.03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1.77%。

  下一步,随着A股公司基本面改善,流动性提升,市场有望持续向好。目前,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正在披露中。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111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其中,77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9.37%。

  龚芳表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是稳信心、稳预期的重要基础。随着外部环境逐步明朗,国内内需消费企稳增长,以及A股上市公司盈利改善,资本市场运行迎来较好的外部环境和基本面支撑。

  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

  在田轩看来,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还可从加强政策预期引导、强化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强化监管效能等多方面入手。首先,持续落实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提高政策透明度,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其次,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市场效率,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最后,强化监管协同,完善跨部门联动机制,增强市场监测和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优化市场生态,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增强投资者长期信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