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芝商所CMEGroup
导言:
本周(7.10-7.16),国际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均价环比下跌。WTI均价66.98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93美元/桶,或-1.37%。周内,导致油价承压的因素有:OPEC在年度报告中下调能源需求预期,特朗普给出对俄制裁的缓冲期以及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与欧盟征收关税。支撑油价的因素有:中东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
国际原油市场走势回顾
本周(7.10-7.16),国际原油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周均价环比下跌。
周内,市场消息喜忧参半,一方面,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年度世界石油展望下调能源需求预期导致油价承压,OPEC将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预期下调130万桶至1.050亿桶,将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预期下调170万桶至1.063亿桶,将2027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预期下调170万桶至1.079亿桶。而备受市场关注的美国政策方面,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将对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国家实施制裁,但与此同时特朗普给出延期50天的条件,谈判时间充足使得投资者对俄罗斯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缓解。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从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大部分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且已对其他多国发出类似警告。投资者对关税措施可能拖累经济增长进而抑制全球燃料需求的担忧也导致油价承压。

但另一方面,红海地缘局势紧张仍支撑油价,红海受袭希腊货轮沉没并出现人员伤亡,胡塞武装已宣称对袭击负责,9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称将继续发动袭击。红海地区袭击频发影响中东能源运输安全,将迫使载有石油和其他能源产品的船只绕道从而影响原油供应。此外,供应方面,OPEC+产油国6月份的原油日产量为4155.9万桶,较5月份增加34.9万桶,但低于该联盟增产计划下的每月41.1万桶。需求方面,国际能源署(IEA)对短期内石油市场供需差收紧的判断也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IEA表示,为满足夏季需求旺季期间旅游和发电需求而提高的炼厂加工率正在使现货石油市场供需差收紧。

本周原油现货市场回顾
本周,国际原油现货均价环比上涨。中东原油市场方面,官方售价方面,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价格文件显示,沙特已经将8月份销售到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官方售价较7月份上调了1.00美元/桶,至阿曼/迪拜均价升水2.20美元/桶,为四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价格文件显示,沙特确定8月份销售到西北欧的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官方售价为ICE布伦特升水4.65美元/桶,8月份销售到美国的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官方售价为ASCI升水3.90美元/桶。贸易消息人士表示,沙特8月份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料将创下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因为沙特正试图夺回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公司8月份将向中国输送约5100万桶原油,即165万桶/日。市场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该供应量比7月份的出口量高出400万桶,为自202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亚太原油市场,越南原油,越南PV Oil公司通过标书售给了该国的平顺炼油石化公司(BSR)和欧洲的维多公司各一船9月装黑狮子原油船货,这些船货的决标价为即期布伦特升水逾4.00美元/桶,船期分别为9月2-8日和9月12-14日。印度尼西亚国家油气矿业公司(Pertamina)通过7月7日截标的标书购买了一船9月8-12日装Wheatstone凝析油船货,成交价为即期布伦特贴水逾4.00美元/桶。此外,8月装马来西亚原油供应过剩,一位日本能源公司表示,还有几船现货船货尚未成交,这些船货的卖主将试图在9月份交易周期中出售船货。

原油期货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供需因素
本周,供应方面,随着OPEC+连续扩大增产规模,且8月3日的会议上可能继续增产,市场普遍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全球原油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预计到了今年年底,市场每日供应过剩将超过100万桶。OPEC+此次增产的底气来源于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乐观判断,该联盟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基本面健康,石油库存水平较低,为释放更多供应提供了有利条件。
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亚洲原油日均进口量呈现显著增长,达到了2736万桶,同比增长2.3%。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中国在6月份的到货量预计达到1196万桶/日,为3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仅略低于3月份的1211万桶/日。紧随其后的印度,作为亚洲第二大原油买家,6月份进口量预计达到526万桶/日,同样创下自3月份以来的新高。这两个国家强劲的进口表现将为亚洲原油市场的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美国库存变化情况,可于完整周报中查看。
原油期货市场走势预测
下周市场预测
技术图上,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当周导致油价承压下行的主要因素:一是OPEC在年度报告中下调能源需求预期;二是特朗普给出对俄制裁的缓冲期;三是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与欧盟征收关税。当周对油价起到支撑的主要因素:一是OPEC+产量增长幅度不及计划量;二是红海地缘局势紧张;三是IEA预计短期内市场供需趋紧。截至16日,WTI报收66.38美元/桶,环比下跌2.00美元/桶或-2.92%;截至16日当周,WTI均价66.98美元/桶,较前一周下跌0.93美元/桶,或-1.37%。从技术形态上来看,标志着油价区间震荡为主。
经济方面,周内美国方面:虽然特朗普不断敦促美联储尽快降息,但鲍威尔认为总统的关税战使得降息的条件尚未成熟,因此需要监测更多的经济数据。根据CME测算,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者将美联储7月份降息的概率定为23%,高于一周前的13%,而9月份降息的概率为93%。总体而言,交易商认为年底前降息66个基点,高于此前预测的46个基点,表明美联储可能进行第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行动。
本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820万吨,同比增长1.4%,增速比5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0.7万吨。1至6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0848万吨,同比增长1.3%。此外,中国原油加工量由降转增。6月份,规上工业加工原油6224万吨,同比增长8.5%,5月份为下降1.8%;日均加工207.5万吨。1至6月份,规上工业加工原油36161万吨,同比增长1.6%。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月报称,OPEC+产油国6月份的原油日产量为4155.9万桶,较5月份增加34.9万桶,但低于该联盟增产计划下的每月41.1万桶。OPEC在《月度石油市场报告》(MOMR)称6月份,OPEC12个成员国的日产量较5月份增加了22万桶,沙特的日产量增加了17.3万桶。根据OPEC基于追踪产量和供应的二手来源的数据,沙特的日产量为935.6万桶,与该国的配额完全一致。
特朗普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新武器,并威胁称除非俄罗斯在50天内同意和平协议,否则将对购买俄罗斯出口产品的国家实施制裁。随着特朗普给出延期50天的条件,原油价格出现回落,市场将此视为负面信号,因为有充足时间进行谈判。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将从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大部分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且已对其他多国发出类似警告。关税措施可能拖累经济增长,进而抑制全球燃料需求并压低油价。
金联创预计下周(7.17-7.23),特朗普的关税战令市场担忧情绪再起,被推迟至8月1日的关税措施依旧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进而抑制全球燃料需求的预期。虽然欧美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制裁仍在继续,但由于美国给了俄罗斯充足的和谈时间,因此对油市的提振作用有限。综合来看,下周国际原油价格或震荡小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