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3日,当中国队在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斩获第三名,中国队的新加坡游泳世锦赛之旅也就此划上句号。
2金6银6铜14枚奖牌,奖牌榜第6,这是中国游泳队在新加坡世锦赛交出的成绩单。在经历福冈世锦赛5金3银8铜和多哈世锦赛7金3银1铜的辉煌后,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的中国游泳队,在首届国际大赛上出现成绩上的滑落。
徐嘉余的眼泪、潘展乐的失意,是中国游泳在顶尖战力上缺失的缩影,但中国运动员刷新两项亚洲纪录、吴卿风和程玉洁首次站上世锦赛单项领奖台,多个接力项目斩获奖牌,中国游泳在人才厚度上令人欣慰。
厚度有余,顶尖不足,成为新奥运周期中国游泳起步阶段的现状。

潘展乐。
顶尖战力不足,各有原因
巴黎奥运会,中国游泳队斩获2金3银7铜,总计12枚奖牌,创下历届奥运会最佳战绩。其中的两枚金牌都与潘展乐有关——男子100米自由泳,潘展乐以46秒40打破世界纪录夺冠,成为首位在该项目摘金的中国选手。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合以3分27秒46夺冠,终结美国队40年垄断。
但一年后的新加坡游泳世锦赛,潘展乐在这两个项目中均未能闯入决赛,让不少泳迷唏嘘。
“这一年最困难的是回到原来的生活,做好自己。”早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后,潘展乐便直言不讳,“今年这一年我体重最轻的时候,都比奥运会要重3-4公斤,每次比赛就过来减肥。希望慢慢调整,慢慢恢复,我的目标还是2028洛杉矶奥运会。”
此后《体坛零距离》专访也透露,潘展乐因过多社会活动与外界关注,一直难以开展系统训练。潘展乐也表示,巴黎奥运会后,自己一度陷入迷茫,失去目标,“感觉比较茫然,很难找到下一个目标,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完之后。那时觉得游什么都会成功,有点盲目自信了,但现在感觉反了过来,没了目标,也不够专注。”
如果说潘展乐当下的目标是“收心”,那么徐嘉余的泪水则更像是老将的无奈。

徐嘉余。
当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预赛比完,徐嘉余就在接受采访时泪崩,“我觉得很无力,比低谷期还难熬。”
徐嘉余情绪起波澜的原因,既有自身技术调整的内部原因,也有国际男子仰泳的全面提升的外部因素。据《体坛报》报道,巴黎奥运会后,徐嘉余开启“绝对速度平台”重塑计划,重点攻坚50米分段爆发力。但对于一个30岁的老将来说,这样的技术调整必然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于是带着“不破不立”信念前往新加坡的徐嘉余,却在世锦赛的“高端局”中遭遇滑铁卢,100米仰泳和50米仰泳均未能闯入决赛。
“我看了下我以往的夺冠成绩,只能在这届男子100米仰泳决赛排第七,我不得不感叹时代在进步,如果我不进行变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定会越来越慢。所以我想要变得更好,今天这一步,我必须要踏出去,并且坚定自己,相信自己。”徐嘉余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世锦赛共有3项世界纪录被改写,12项世锦赛纪录被刷新,这在奥运后第一年颇为罕见,这也使得还处在调整阶段的中国游泳,在顶尖战力上显得相对匮乏。

李冰洁。
中国游泳“腰部”厚实
虽然中国游泳本届世锦赛的金牌数并不像前两届那般突出,但中国游泳“腰部”选手的成长有目共睹。
首日比赛中,李冰洁就在女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上刷新了亚洲纪录,尤其是在最后时刻,她连续反超,最终“绝杀”美国传奇选手莱德基,以3分58秒21获得银牌。
八年前,初出茅庐的李冰洁对着镜头说“要战胜莱姐姐”,八年后,她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
“虽然她目前的竞技水平可能不是在最好状态,但是我觉得这次胜利对我来说很重要,意义非凡!”本次世锦赛,李冰洁整整比了6200米,作为中国中长距离的代表性人物,她不仅在本次世锦赛上集齐了200-1500米自由泳世锦赛奖牌,还有更多感悟,“我的进步一方面是教练、家人、朋友的支持,一方面也是因为莱德基,她让我们看到女子中长自不是吃青春饭的。今年自己的心态更好,更加享受比赛。”
除了李冰洁在女子400米自由泳项目上刷新亚洲纪录外,季新杰/潘展乐/汪顺/张展硕组成的中国队也改写了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的亚洲纪录。其中,张展硕在最后一棒连续反超美国和澳大利亚,帮助中国队摘得银牌。他1分44秒20的分段成绩也成为继孙杨、潘展乐后中国历史第三快,以至于潘展乐感慨道:“张展硕可以撑起中国男子自由泳的半边天。”

与此同时,唐钱婷在身体状态欠佳的情况下收获50蛙银牌和100蛙铜牌以及女子4×100米混接力铜牌,足以证明她国际一流的实力。
“每届大赛自己的心态都在变得更加稳定成熟,这次新加坡之旅,身体状态欠佳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发挥已经很满意,新的奥运周期才刚刚开始,回去之后会针对自己的短板努力训练再提高。”赛后唐钱婷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此外,万乐天在50米仰泳上夺得铜牌,吴卿风携手程玉洁一同闯入女子50米自由泳决赛,揽获二三名的同时,均收获自己世锦赛的首枚单项奖牌。
虽然中国游泳队本届世锦赛斩获奖牌的项目中,大多都存在麦金托什、马尔尚这样的“当世第一人”,但人才厚度也让中国游泳在领军人物失常、老将状态起伏的情况下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

覃海洋。
蛙王回归,新星崛起
相比厚度有余,顶尖不足的整体格局,最让人欣喜的是覃海洋的回归和于子迪的横空出世。
在巴黎奥运会遭遇单项打击的覃海洋,在本届游泳世锦赛上找回“蛙王”风采。他在100米和200米蛙泳上全部夺金,帮助中国队实现男子200米蛙泳的世锦赛三连冠。此外他还获得50米蛙泳的铜牌,以及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银牌。
这并不是竞技状态最强的覃海洋,但他心态上的变化有目共睹。
“以前如果打分的话,我可能就打90分之类的,说自己还应该再进步,但我觉得这次,我完全可以给自己打100分。”在收获200米蛙泳金牌后,覃海洋这样解释为何给自己打满分,“现在自己更多的是思想上更加成熟,对训练和比赛的理解也更好,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力更强,更加专注,更能扛下来。”
因此,即便现在的覃海洋身体状态并非最佳,但从100蛙夺冠后的那句“拿下”,到200蛙夺冠后“给自己打满分”,覃海洋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肯定自己。

于子迪未来可期。
而本届游泳世锦赛备受瞩目的选手,自然是12岁小将于子迪。作为世界泳坛的超级新星,于子迪赛前便被多家国际媒体报道,而她也不负众望,200混、200蝶、400混三个单项上均收获第四名,并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又参加了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预赛,最终随队获得一枚铜牌,成为了年龄最小的世锦赛奖牌得主。
这位来自河北的小姑娘,因为6岁那年暑假天气太热去了水上乐园,意外与游泳结缘。如今,她已成长为世界泳坛的热点之一,受到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新加坡只是一个起点,小姑娘已经开始憧憬两年后的布达佩斯世锦赛。
“下一次世锦赛我还想参加,再跟世界高手好好过一下招,争取站上领奖台。”于子迪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认真地说。
从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1金4铜,到福冈世锦赛5金3银8铜和多哈世锦赛7金3银1铜,再到新加坡世锦赛2金6银6铜,奖牌数量的起落再正常不过。当汪顺、徐嘉余、张雨霏这样的名将逐渐老去,中国游泳唯有更多人挺身而出,才有机会在下一个奥运周期追赶上美澳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