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不能再卷下去了,京东外卖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新方向
文|李莹
编辑|余乐
在最近的订单狂欢之外,外卖竞争失落的一面开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7月15日,#奶茶店称外卖大战1天利润仅400元#等词条挂上热搜。南城香创始人兼董事长汪国玉对媒体直言:“虽然钱多赚了,却高兴不起来。”前一天,嘉和一品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京京在社交媒体上写了千字长文《困在外卖大战下的真实呐喊》。她发出质疑:补贴,究竟是平台的让利?还是对商家的血腥掠夺?
刘京京指出,外卖平台展开0元购等补贴大战,但其实最受伤的是商家。顾客享受到的各种满减、补贴,大头都是商家出的。她还认为,外卖订单的增量是平台通过巨额补贴从堂食抢过去的。
作为从业快三十年的餐饮人,刘京京认为补贴的天平已经失衡,应当从疯狂回归理性。
作为外卖行业的新玩家,京东对近期外卖行业补贴大战回应,此次外卖“0元购”,“18-18”等外卖恶性补贴是严重内卷的表现,属于恶性竞争,京东完全没有参与。京东近期的动作指向了可持续的发展路径。7月8日,京东正式启动面向商家的“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平台将会通过流量扶持、营销补贴、爆品运营、优质配送和专属售后的商家服务体系,帮助更多品质餐饮商家实现线上生意可持续增长,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外卖更好体验。
同时,京东也在呼吁“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力图将行业竞争从无序补贴、内卷的漩涡中拉回正轨。

转向精细化补贴
京东外卖正式上线至今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在品质外卖的赛道中打造出了自己的影响力。
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0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上单量突破百万。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成为京东外卖上首批单量破亿的品牌,霸王茶姬、古茗、塔斯汀、华莱士等超10个品牌单量破千万,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星巴克、汉堡王、小菜园、南城香、鱼你在一起、袁记云饺、紫燕百味鸡等品牌上线后单量快速突破百万。
京东外卖自上线以来就不断强调其“品质外卖”的定位。为保证入驻的皆为品质餐厅,京东会通过审核营业执照、审核门店照片、视频验真、销售人员线下拜访核验等方式确保品质。
此前,有京东外卖员工在朋友圈发文提到:京东外卖上线这三个月,大家几乎是天天加班审核、线下巡检。申请入驻的餐厅门店通过率不到40%。同时,京东还发动消费者监督举报,5月时平台就已经从近150万家餐厅门店中清退了约8000家无堂食门店。
在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及培养出用户对京东外卖的使用习惯后,京东致力于以相对从容的姿态专注于业务的长期和良性发展。在“双百计划”的加持下,京东与商家合作的可持续性会更强。平台出资出力,品牌得到扶持,并拿到相对高价值的增量订单,这也会进一步给京东外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反馈。

不能再卷下去了

平台大手笔的补贴砸进市场,掀起了爆发式的订单增长和消费者狂欢后,一些理性思考的声音开始出现。
刘京京指出:“这完全是与堂食的不公平竞争!”她提到,当顾客习惯了低于成本价用餐,0元配送费,到餐厅吃饭的人只会越来越少。而当有底线,有品质的餐厅都倒闭了,顾客还能吃到安全的饭菜吗?
目前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多非理性的用户行为,用户习惯低价消费后,商家正价产品开始遭受质疑。比如有顾客以补贴后的低价购买套餐,却因“肉量不足”连续给出差评,认为商品“只值补贴价。
长此以往,餐饮市场终将被扭曲和变形。
7月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公开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倡议书指出,这场补贴大战已导致“三输”局面:商家牺牲的是长期生存空间,消费者获得的是掺水品质,骑手透支的是健康体力。倡议书呼吁平台立即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变相价格竞争,回归价值竞争,共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同一日晚些时候,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关于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 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指出各平台企业应立即停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的强制行为,严禁以“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变相强制商家参与价格补贴活动;严禁通过格式条款、算法规则强制商家承担超过合理比例的补贴份额;严禁实施“二选一”“独家合作”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过去十几年,中国外卖市场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但市场竞争早期也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内卷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在用户已经有了更为成熟的外卖习惯和心智后,仅靠盲目和无序的补贴很难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助力。
从这个视角来看,京东外卖聚焦“品质”的路线是一种长期主义行为。此外,2月11日京东启动外卖商家招募时就表示,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后来京东外卖表示,其长期佣金不高于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正如刘京京的呼吁:降低平台佣金,各项收费,并支持商家提升品质,合理定价,让消费者吃得实惠、放心,长期受益,以此促进三方共赢的消费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