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给曹操送布洛芬,给霍去病送零食?网友“花式扫墓”脑洞大开

adminddos 2025-08-06 17:26:54 5
给曹操送布洛芬,给霍去病送零食?网友“花式扫墓”脑洞大开摘要: ...

在武侯祠的诸葛亮墓前摆放西安的泥土; 曹操墓前供奉布洛芬缓释胶囊; 李白墓前摆放各种各样的美酒 ……

00 后开始热衷于为古人应援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历史名人为偶像,每逢其诞辰、忌日或传统祭祖节日便到墓前献花祭拜。

给古人扫墓,是怀念也是理解

对 00 后来说,给古人应援送花太没创意,根据古人的历史生平为他们弥补上生前的遗憾,才是精准应援。

有网友留言 " 感觉能以另一种方式和古人对话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很有趣的表达方式,如果曹操和诸葛亮真的能看到,一定为日新月异的科技感到欣慰吧!"

网友 " 花式扫墓 " 也是脑洞大开,有人给刘备送去 7 张诸葛亮的《三国杀》卡牌外加一个孙尚香;给孙权送去了各种形象的张辽立牌,还有他最喜欢吃的柑橘;霍去病墓前放了许多零食、奶茶 ......

历史人物的过往被现代年轻人通过 " 应援 " 重述,是怀念,更是理解。"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历史无情,古人逝去,但 "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有网友留言道。

一场精神疗愈,跨时空的情感连接

国人将情感投射于历史人物,通过祭奠、应援等方式,跨越时空与古人产生共鸣,自此,代代相传的文化有了具象化的模样,此乃独属中国的浪漫。00 后为古人扫墓,不单单是一种缅怀和文化认同,也是一场 " 精神奔赴 "。

网友 "LW" 看到人们给李煜的手写信字字饱含情感,感叹 " 浪漫至死不渝 "。

一封给霍去病的信上写着的 " 愿当今这繁华盛世,不负你之所望 " 感动了众多网友,有人表示 " 就好像看到了一个认识几十年的好友 " 一样。还有网友发表感受," 来到 ( 墓前 ) 这里好像就感觉到了一种安定 "。

前去祭拜周瑜的网友说," 只是站在这里 ( 周瑜墓 ) ,我心里所有的郁结就都随风散去了。"" 就像两个灵魂终于能够对话,千年前的月光终于还是照到了我身上。" 另一名网友这样说。

跳出史书记载,会面更显真情

有网友说 " 这是闲得太慌,非主流文化 ",也有人认为这是历史人物的饭圈化 …… 但小晚认为,这不是闲得没事干,而是太情真意切。

无论是传统的烧香敬酒,还是现在 " 创新 " 的药品、手写信、车票等等,人们对古人的追思和缅怀都是一样的。但是年轻人更甘愿耗费心神制作礼物,长途跋涉抵达墓前。" 标新立异 " 是因为人们不再局限于史书上的寥寥几笔,而是向往到墓前完成一场 " 见面和交流 "。

正如网友 " 一只小狗砸 " 的分析:" 历史人物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被喜爱的原因是人格魅力,这与饭圈文化有本质区别 "。也如网友 " 小 A" 分享的:" 我学会了从‘人’的角度解读历史人物,而不是一味从历史评价来解读。"

00 后为古人应援,看似是一种打破了传统祭奠严肃框架的抽象行为,但其实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个性化致敬,也是数字时代下情感联结方式的创新。网友以弥补古人遗憾方式祭奠,反映了他们对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进行了深入了解。因为喜爱,所以更有兴趣主动学习历史名人的生平。

另一方面,这也是年轻人对现代娱乐圈乱象的批判。有网友表示 " 追历史人物,是她追过最省心的星 " ——历史名人的一生早已被书写记载,但现代偶像经济中有人设包装的虚假成分和道德风险。此外,现代明星的成绩地位与影响力也难以和历史名人相比。两相对比,也反映了他们对真诚与真实的渴望。通过为古人 " 应援 ",他们既重构了与历史的连接,也间接表达了对当下娱乐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当情感得以表达,偶像屹立不倒,也许粉丝们会感叹,"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