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8月8日,在政策利好下,脑机接口板块集体“沸腾”,盘中涨超11%。对于惯于以投资扩充业务版图的乐普医疗来说,能投中脑机接口公司睿瀚医疗并不奇怪。不过,公司2024年刚交出一份“惨烈”的成绩单,未来,乐普医疗能否在蒲忠杰父女的带领下重回巅峰呢?
七部门出台重磅利好政策,脑机接口概念迎来狂欢。
8月8日,脑机接口概念板块大涨,、等涨停,其中,乐普医疗盘中涨超11%,股价最高达17.98元/股,创2024年以来新高,收涨6.93%,报17.27元/股,最新市值324.8亿元。
消息面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对脑机接口产业无疑是重大利好。
而身为医疗器械巨头的乐普医疗这次能吃到股价上涨红利,主要是因为公司收购而来的控股子公司睿瀚医疗主营脑机接口神经调控设备的开发。
实际上,乐普医疗这次能“踩中”脑机接口的风口也不奇怪。公司自2009年上市后,就不断通过收购扩充业务版图,涉及公司数十家,并且还将收购而来的心泰医疗、乐普生物成功送上了资本市场。多轮的收并购也让乐普医疗的实控人蒲忠杰收获了长袖善舞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蒲忠杰的女儿蒲绯出任乐普医疗总经理,父女二人搭档上阵。但2024年乐普医疗刚交出“史上最差年报”,归母净利润下滑超八成。为了扭转颓势,蒲忠杰也切入了医美、口腔等新兴赛道。在这样的背景下,乐普医疗此次虽因脑机接口概念股价上涨,但能否为公司后续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仍有待观察。

乐普医疗“踩中”
脑机接口风口
近日,七部门发布脑机接口《实施意见》,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资料显示,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增长率为18.8%,预计到2027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5.8亿元,增长率为20%,市场空间广阔。
在政策与市场的多重利好下,8月8日,脑机接口概念迅速拉升,盘中涨近5%。拉长时间线来看,4月份以来,脑机接口概念指数已经涨超40%。
个股方面,8月8日,乐普医疗盘中涨超11%,股价最高达17.98元/股,创2024年以来新高,收涨6.93%,报17.27元/股,最新市值324.8亿元。自4月10日的股价低点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67.91%。
资料显示,乐普医疗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心脏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
这次成功“蹭上”脑机接口的热度,主要是由于乐普医疗的控股子公司睿瀚医疗是一家脑机接口技术方案供应商。据乐普医疗介绍,睿瀚医疗专注研发和生产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目前处于孵化培育阶段。
据悉,乐普医疗早在2021年就战略投资了睿瀚医疗,后逐步收购股份,2024年刚完成睿瀚医疗21.19%的股权的收购,总持股比例达71.27%,睿瀚医疗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乐普医疗的
并购生意经
从乐普医疗的发展轨迹来看,其收购睿瀚医疗并非偶然之举。自2009年上市以来,收购就是公司扩充业务版图的利器。
例如,2010年,乐普医疗全资收购北京思达,进军心脏瓣膜市场。同年,还参股秦明医学,进一步布局心脏起搏器领域。
在接下来的几年,乐普医疗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收购。2013年,收购了新帅克,正式进军化学药领域;2014年,分别投资了海合天、新东港、成都圣诺;而2016年,则携手收购数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并取得恒久远药业60%股权,使其药物业务基本覆盖全部心内科领域用药。
此外,乐普医疗还参投了不少医疗类基金。今年7月1日,公司刚公告拟出资2000万元,参与投资设立华夏致远创业投资基金(北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的投资活动致力于发展 Alpha 靶向治疗的产业链。
更早些时候,乐普医疗公告与苏州乐朴苏翼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他有限合伙人,投资设立苏州乐朴苏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总募集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乐普医疗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不超过2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近十年内,乐普医疗的投资事件高达超40起。在这些并购而来的资产运作成熟后,乐普医疗也会择机将其送上资本市场。截至目前,乐普医疗已成功分拆心泰医疗、乐普生物上市,此前公司也有意分拆乐普诊断,但随后终止。
其中,心泰医疗原为上海记忆形状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于2008年被乐普医疗收购,此后乐普医疗将心脏瓣膜和封堵器业务分拆至心泰医疗,2022年11月心泰医疗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自2013年起,乐普医疗收购了两家仿制药企业,进军药品领域,2018年,又收购创新药企,布局PD-1、PD-L1,在将相关资产注入乐普生物之后,成功分拆其上市。未能成功上市的乐普诊断也是由乐普医疗2017年收购恩济和后更名而来。
随着大规模的并购,乐普医疗实现了快速“增肌”,业务涵盖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三大板块,业绩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在2009年~2022年长达13年的时间里,乐普医疗业绩几乎年年增长,营收从不足6亿元上涨至106亿元,成长为“百亿医械巨头”;同时,公司的的归母净利润也从2.92亿元,增长到22.04亿元的历史高峰。并在2020年公司市值一度超过800亿元。
但随之而来的“后遗症”是,频繁收购下,乐普医疗积累了巨额商誉,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商誉仍高达36.2亿元。

二代接班的
考验
资料显示,乐普医疗的创始人蒲忠杰和张月娥被称为“医疗器械最强夫妻档”,二人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随后赴美深造,1999年蒲忠杰从中船重工获得投资,回国创立了乐普医疗。目前,蒲忠杰和张月娥分别掌舵乐普医疗和普华和顺。
值得一提的是,蒲忠杰的女儿如今也走到了台前。2024年9末,乐普医疗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志斌,因个人原因辞职,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总经理的接任者,是蒲忠杰的女儿蒲绯。
1989年出生的她,曾在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攻读,并在哈佛获得硕士学位,是妥妥的“学霸”。职业生涯上,她曾担任瑞士信贷银行的实习分析师、3M美国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3MUSA)的材料研发工程师等等。自2017年加入乐普医疗,蒲绯在多个职位历练,先后任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国际事业部总监以及董事等职。
但目前的乐普医疗正在经历营收、利润持续下降的“阵痛期”。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减少26.3亿元;归母净利润仅约12.58亿元,同比减少约9.46亿元,降幅达到42.91%。
2024年,乐普医疗交出蒲绯上任后首份成绩单,业绩进一步下滑,仅实现营收61.03亿元,同比下滑23.52%。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80.37%至2.47亿元,是公司2009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分业务看,公司旗下三大业务板块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分别实现营收33.26亿元、17.58亿元、10.1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9.47%、42.25%、19.24%。
而为了破局,蒲忠杰早早地进行了新业务布局,例如,目前乐普医疗的业务还涉及眼科、医美、口腔等消费医疗。
在眼科领域,乐普医疗已有7款自研产品获准上市。医美方面,近期乐普医疗连拿两证,今年7月,其下属公司兴泰普乐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水光针)获批。而在5月,自主研发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已经获批。此外,蒲氏父女在2021年就收购了隐形正畸企业苏州博思美医疗科技68.43%的股权,并自主研发种植牙。
未来,乐普医疗能否在蒲氏父女的带领下重新焕发生机,有待后续观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