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2109.2万件(刑事案件76.7万件,民商事案件1382.9万件,行政案件38.1万件,执行案件560.8万件),与上年同期包括诉前调解成功在内的各类案件相比下降8.52%。
人民法院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各类犯罪,以严格公正司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受理刑事一审案件52.9万件,同比下降10.4%。判处生效被告人70万人,同比下降9.03%。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5.1万人,同比下降4.65%。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2.65%。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加强对非法经营、合同诈骗、强迫交易、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等案件的监督指导,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受理串通投标罪一审案件707件,同比上升30.44%。针对串通投标犯罪大幅上升态势,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6件典型案例,涵盖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震慑作用。受理危险驾驶罪一审案件12.1万件,同比下降14.96%。危险驾驶刑事案件数量降幅明显,但仍居刑事案件第一位。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规范案件办理,统一裁判尺度,实现对醉驾犯罪的精准打击、惩防并重。
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以严格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受理民商事一审案件1237.2万件,同比上升38.87%。受理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3.6万件,同比上升40.17%。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法院加强劳动就业民生司法保障,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受理与公司有关的纠纷一审案件9.7万件,同比上升78.42%。人民法院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针对公司内部治理质量不高、“连环诉讼”现象突出等公司类纠纷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审判经验,加快推进公司类纠纷和配套公司法实施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强化司法规则供给。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30.7万件,同比上升36.15%,人民法院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力度不断加大。受理植物新品种一审案件801件,同比上升84.14%。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种源自主可控,人民法院不断加大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以高水平司法推动种业创新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2万件,同比上升52%。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让当事人切身感到中国司法的公正、高效,通过涉外案件裁判彰显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人民法院严格履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定职责,支持和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做深做实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受理行政一审案件17.5万件,同比上升19.67%,受理非诉行政行为申请执行审查案件10.6万件,同比上升24.88%。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案件审查标准,为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司法服务保障。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法院依法妥善审理与经营主体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协议、行政允诺、行政处罚等行政案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监督、纠正侵害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依法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促推“切实解决执行难”,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积极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受理首次执行案件531.2万件,同比上升13.62%。执行完毕率和执行到位率分别为41.96%和54.38%,保持高位运行。新纳入失信名单103.3万人次,同比下降2.46%,连续五个季度下降;111.58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信用修复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610.9亿元,上拍量、成交量、成交率同比上升,财产处置工作成效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