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食代 吴容
在全球烈酒行业普遍面临调整的当下,拥有尊尼获加、百利甜酒等品牌的英国烈酒巨头帝亚吉欧也因CEO的立即离职而开启了新掌门的搜寻。
小食代留意到,日前金融时报引述消息指,包括嘉士伯首席执行官雅各布(Jacob Aarup-Andersen)、百威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薄睿拓(Carlos Brito)等食品饮料行业大咖出现在帝亚吉欧下任新掌门的候选名单里。
其中,雅各布跨界啤酒行业不到两年便带领嘉士伯集团交出亮眼成绩单,他会有机会能当上为洋酒公司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吗?
我们一起关注。
“极具挑战”
上周,帝亚吉欧宣布,经双方同意,Debra Crew已辞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董事职务,立即生效;董事会已启动搜寻程序,寻找一位新首席执行官来带领公司扭亏为盈,并将考虑内部和外部候选人。在正式任命确定之前,去年9月入职的首席财务官Nik Jhangiani临时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在公司内部,Jhangiani被指获得了投资者的支持。金融时报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Jhangiani曾是可口可乐装瓶商可口可乐欧洲合作伙伴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他擅长交际,有着轻松自信的风格,很快赢得了股东的好感。
而在外部,据金融时报的说法,潜在的外部候选人包括Jhangiani前上司、可口可乐欧洲太平洋合作伙伴公司首席执行官Damian Gammell,嘉士伯首席执行官雅各布(Jacob Aarup-Andersen),以及百威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薄睿拓(Carlos Brito)等。
目前Crew的继任者是谁尚不明朗,但金融时报援引帝亚吉欧一位高管称,帝亚吉欧董事长John Manzoni“在成功处理领导层变动方面素有经验”,董事会正专注于任命 “能创造长期价值和推动增长的最佳人选”。
Crew于2023年6月执掌帝亚吉欧,她在任内遭遇多个挫折,包括全球酒类需求下滑,因墨西哥和巴西大量未售出库存而发出盈利预警等,加之投资者对这家曾以稳健著称的公司表现不满,导致其任内帝亚吉欧股价下跌43%。
Crew上任后的第一份完整年报(即2024财年,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显示,帝亚吉欧全球销售额下降了1.4%至203亿美元。公司估计“具有挑战性的消费环境”将持续到2025财年末(2025年6月)。
面对业绩困境,她也被认为未能让一些投资者相信销售低迷仅仅是周期性衰退的结果,而不是运营问题或酒精消费的结构性下跌。
有分析师指出,尽管帝亚吉欧在Crew任职期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下滑,但她自身也犯了一些错误,比如任命缺乏丰富酒类行业经验的人担任要职,例如让Sally Grimes掌管北美业务。
同时,金融时报也援引帝亚吉欧的一位大股东说法称,Crew对细节的把握不足,“当你深入了解情况时,会觉得她对业务的理解并不透彻。”此外,还有分析师们指出,股东们认为她不擅沟通,往往给人要么冷漠、要么紧张不安的印象。
Crew未对离职细节置评,但她表示接手这个职位时,“无论是烈酒行业还是帝亚吉欧,都正处于极具挑战的时期”。
啤酒“解药”?
在上述潜在外部候选人中,嘉士伯CEO雅各布的身影较为特殊——作为目前仍深耕酒水行业的掌舵者,他与帝亚吉欧所处的酒类赛道存在关联,同时,他在啤酒领域展现出的魄力与执行力,或许能为解决帝亚吉欧当前面临的问题提供帮助。
小食代此前介绍过,雅各布在2023年9月正式出任嘉士伯CEO。与那些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前任不同,他多年来都是从事金融行业,还曾担任ISS(一家提供有关工作场所体验、设备管理服务的公司,中文名:欧艾斯)集团担任首席执行官,在食品快消领域属于“零基础”。
即便如此,嘉士伯仍选择由他挑起重担。据悉,在执掌ISS期间,雅各布不仅积累了全球运营经验,其金融专业经验也为该公司扭转局面提供了助力。
他身上这种快速适应新领域、高效应对危机的能力,正是嘉士伯所急需的———这家啤酒龙头当时面临着摆着如何平稳退出俄罗斯(注:路透称俄罗斯业务在2021年占嘉士伯10%收入及6%营业利润)、挽救欧洲几个市场的销量下滑等问题。
小食代留意到,自雅各布上任后,不到两年时间里,嘉士伯便有不少亮眼动作。2024年2月,该公司宣布了“嘉速扬帆”战略(Accelerate SAIL),并提出了更具雄心的长期增长目标:期望到2027年,有机收入实现以4%-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持续增长,有机营业利润的增长率还会超过这个水平。
去年7月,嘉士伯宣布以33亿英镑收购跨国饮料企业、百事装瓶商Britvic PLC(中文名:碧域)。通过这次收购,软饮料在嘉士伯集团中的销量贡献由16%提高至30%;包括无酒精啤酒在内,非酒精饮料将占总销量的约32%。该公司还分别收购了丹麦和法国两家精酿啤酒厂的少数股权,以巩固了其在这两个市场的超高端啤酒地位。
2024年财报显示,嘉士伯收入增长1.9%至750.11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739.98亿元),报告的营业利润增长2.8%至114.11亿丹麦克朗(约合人民币112.57亿元)。
若最终由他执掌帝亚吉欧,或许能带来跨领域的经验碰撞与新思路,但同时也需直面品类特性差异等挑战。
一位广东的酒水行业的经销商今天对小食代分析称,嘉士伯在全球化运营与新兴市场渗透方面的成熟经验,或许能为帝亚吉欧提供借鉴,帮助其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其次,啤酒行业更擅长捕捉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如低度化、社交属性等),这一思路或能为帝亚吉欧的烈酒创新提供方向。例如,推动威士忌与预调酒、果味酒的结合,开拓新的消费场景。
此外,该经销商认为,“嘉士伯在规模化生产、原材料成本管控上的经验,也许可以复用至帝亚吉欧的成本削减计划上,适合该公司当前的战略需求。”
不过,啤酒和烈酒行业始终存在差异。“啤酒与烈酒在生产工艺、品质控制等方面上存在差异,这意味着跨界管理者需要快速补足烈酒品类的专业认知,这存在一定适应成本。”今天,酒水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对小食代分析称。
另外,新帅需要和投资者、内部团队进行信任磨合。帝亚吉欧股东曾对Crew产生“对业务细节把握不足”的质疑,而跨行业管理者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视,尤其是在烈酒这种依赖专业积淀的领域。
还有,嘉士伯虽有高端啤酒线,但整体业务更偏向大众市场,而帝亚吉欧以高端烈酒为核心,两者的市场定位逻辑不同。上述在山东的酒水行业经销商对小食代表示,不能过度套用啤酒的销售思路,否则会稀释帝亚吉欧的高端品牌价值。
分化明显
在全球市场承压的大背景下,帝亚吉欧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挑战。
今年2月,帝亚吉欧公布的2025财年上半年(2024年7月1日-12月31日)财报显示,期内,大中华区销售量同比有机增长3%,净销售额则有机同比下滑4%。2024财年,该区域在这两个指标上还实现过双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4%、12%。
在中国市场,帝亚吉欧旗下拥有尊尼获加等多个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同时,涵盖伏特加、朗姆酒、龙舌兰、百利甜酒、添加利金酒、啤酒等多种酒类产品;此外,其通过持有超过60%股份,参与中国白酒市场业务。
帝亚吉欧认为,2025财年上半年,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下降的原因主要受苏格兰威士忌下滑的影响,其中,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苏格登(The Singleton)均呈现明显净销售额下滑。
今天,一位山东的酒水经销商对小食代表示,帝亚吉欧在中国长期占据高端宴饮场景的重要地位,高端烈酒与消费与经济环境高度相关,当前受宏观经济放缓、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影响,导致消费者减少了高端烈酒的支出。
抛开消费信心不足等外部因素来看,帝亚吉欧旗下产品在华市场的表现呈现着明显的分化态势。
上述山东经销商表示, 过去3年来,帝亚吉欧旗下威士忌品牌在华市场表现分化。“比如尊尼获加,其凭借多年来培育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二线城市销售较为稳定;但苏格登、慕赫等品牌推广难度较大,消费者认知度有待提升。”
在百利甜酒、添加利金酒等产品上,今天一位在广州的酒水经销商对小食代指出,“以百利甜酒为例,受众主要是年轻女性,但是近年来不少主打果酒、苏打酒等的低度酒品牌的涌现,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添加利金酒多作为鸡尾酒的基酒使用,但在酒吧等之外的市场,添加利金酒的销售很难有大的突破。”
对于水井坊,上述山东的经销商对小食代表示,“水井坊虽定位中高档,也试图冲击高端化,但与、等白酒企业相比,冲击高端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帝亚吉欧对中国白酒市场了解可能不够深入,过于依赖广告营销来打造品牌,在历史底蕴以及产品力打造还需要努力。”另外,他还认为,水井坊近年来经历了频繁的总经理更替,也影响市场对它的信心。
小食代注意到,2011-2024年,水井坊管理团队曾频繁变动,经历了七任总经理,他们多来自帝亚吉欧。现任总经理胡庭洲在去年7月上任,他是第一位本土、非帝亚吉欧的经理人,且有白酒相关经验。
除了管理层频繁变动带来的影响,水井坊的未来还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小食代曾报道,今年5月,在帝亚吉欧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会上,帝亚吉欧宣布启动一项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亿元)的成本削减计划,其高管还称看到“对投资组合进行重大变革机会”、“这将超出过去三年中常见的小型品牌处置规模”。有分析师指出,帝亚吉欧旗下中国白酒业务(注:指水井坊业务)可能成为出售的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