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马上评|国庆档收官,行业如何走向新格局

adminddos 2025-10-09 17:49:02 1
马上评|国庆档收官,行业如何走向新格局摘要: ...

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总人次5007万。

截至10月8日,2025年国庆档票房(含预售)突破18亿元,观影总人次5007万。同时,年度总票房攀升到438亿元,观影人次10.34亿,超越去年全年10.1亿观影人次。

不过,比起国庆档票房成绩,更值得探讨的地方可能在于整个行业的新趋势、新走向。简单地说,在媒介环境已经发生巨变的当下,电影的意义早已不局限于文本内容本身,只有让作品与更多场景产生化学反应,才能持续推动电影行业的业态创新。

今年国庆档的电影中不乏带来惊喜的作品,比如《震耳欲聋》《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毕正明的证明》等,评分都在7分以上,也有不错的观众口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上映前备受期待的“大片”,却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成绩,比如《刺杀小说家2》《风林火山》。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今年国庆档缺少了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回过头来看,今年电影市场中曾经诞生的多部热门作品,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等,尽管题材、内容、风格各不相同,但共通点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它们都已经超越了艺术产品的范畴,其对文化的表达、对经济的影响,正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延伸。

比如,《长安的荔枝》击中了当下职场人的“痛点”,推动了公众对于职场文化的热烈讨论,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再比如,《南京照相馆》突破了宏大的历史叙事,用对无数普通人破碎命运的生动叙述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更典型的如《哪吒2》,“哪吒”依靠其突出的叛逆、反抗精神不仅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而且成为了广受市场认可的IP,通过盲盒、手办、联名商品等多种形式开辟出了跨界消费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这就说明,今天的电影生产已经不能再“就电影论电影”,必须利用自身的叙事能力打造出“电影+”的新载体。

国庆档作品的艺术质量当然值得讨论,但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趋势来说,重点或许并不局限于此。就拿《刺杀小说家2》《风林火山》来说,都不缺少大明星、大场面、大制作,也都不缺少探索的精神和往日的情怀,但是,单靠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绝招”,已经不足以让所有观众买账。

也就是说,今天的问题不仅在于电影作品够不够“好”,而是它们能不能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社会潮流形成同频共振。要知道,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微短剧,更适应当代社会的快节奏,也能给今天的用户提供更丰富和多元的选择。那么,今天的电影从业者就必须走出“小圈子”,不能再沉迷于“自我表达”,而要更加深入地观察社会文化的新动向,更加积极地拥抱市场的新变化。

尽管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然会遭遇挑战,仍有不可被替代的优势——影院中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让习惯了“碎片式阅读”的当代观众在特定的时间段中集中注意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震撼。前提是,大银幕上放映的作品是不是能够打动观众,是不是能够触动现代人的心灵?

值得期待的是,第四季度多部大片即将上映,包括爆款经典IP续作《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火与烬》,还有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的跨年档,业内预测全年有望冲击 500 亿元目标。

就国产电影来说,坚守“内容为王”的创作铁律很重要,怎样延长电影IP的生命周期,通过电影叙事赋能更多产业也很重要。在全链条上实现“电影+”的业态创新,推动电影与生活的“双向奔赴”,是所有从业者和观众的共同期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