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10月9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并指出,要提升组织指挥能力,持续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和指挥体系,压实街镇主体责任,发挥村居前哨作用,推动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要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强化资源保障,确保基层有能力承接任务、有资源守住防线,建强应急队伍,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同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系统谋划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救援力量保障等重点任务。要提升应急实战能力,突出预防为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突出数智赋能,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平台指挥调度功能,切实做到“四早五最”。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并指出,要抢抓机遇,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培育为核心,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要聚焦技术攻关,夯实底层技术支撑能力,鼓励终端企业与芯片、算法企业联合攻关,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要锚定细分赛道,抢抓新终端机遇,抢占新蓝海市场,引领行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要坚持数据驱动,释放终端数据价值,构建“产品+场景+生态”融合竞争优势,将“上海智造”打造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关于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的实施意见》并指出,要加快健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机制,引领带动产业链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要前瞻布局,努力在主赛道中实现突围,在新赛道上加速超车,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要完善梯度培育,建立市区联动、协同推进的联络保障工作机制,提供更有针对性、差异化、定制化的政策支持。要加快资源集聚,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汇聚,更好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在产业链创新体系中的核心节点作用。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新闻链接:四位公众代表受邀参与审议

今天(10月9日)上午,4位公众代表受邀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参与《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审议。
公众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是上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生动实践,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的有力举措,是政府开门决策、广纳建言,听民声、聚民意、汇民智的重要做法。这一做法上海已经连续坚持了七年。
会议一开始,主持会议的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就与公众代表一一握手,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审议中,4位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和实践,发表了意见建议。

来自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区的李娟表示,其所在小区为建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潜在隐患多,基础弱。《实施意见》关于“推广‘隐患随手拍’等做法,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的举措在社区应急管理中非常关键。考虑到居民发现隐患的能力有所不同,她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直接走进社区,为小区居民进行专业培训,传递应急专业知识。
“《实施意见》关于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和加强科技赋能的举措与我们的实践需求高度契合,为解决指挥体系协同难题、突发事件现场信息获取滞后问题提供了破题之策”,来自闵行区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的瞿嘉彦说。同时他结合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从应急物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徐汇区田林街道办事处平安办主任严敏乐提出,《实施意见》中提升街镇微型消防站能级的举措,对初起火灾处置、配合安全检查、风险隐患排查、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他结合徐汇区前期试点经验,对微型消防站的选址、队伍建设、社会协同等方面发表了建议,并希望能加强对微型消防站队员的履职保障,为一线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危化应急救援一线的指挥员,能亲身参与到《实施意见》的制定过程,我感到十分荣幸”,来自金山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上海石化队的孙文华表示。他结合近年来身边救援队伍的联动实践,建议在《实施意见》实施过程中,积极构建社会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区域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实现灾情信息、救援资源的实时共享。
市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仔细倾听、认真记录,并进行了回应。龚正感谢列席代表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他指出,上海城市运行体量大、流量大、压力大,要坚持关口前移、靠前行动,打通上海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切实筑牢城市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韧性城市提供坚实保障。市相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工作,持续拓宽参与渠道、优化参与方式,坚持“开门决策、问政于民”,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议题审议结束后,市政府办公厅向公众代表送上感谢信,感谢他们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本文图片 张春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