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七部门发布!算力、人工智能等,迎利好

adminddos 2025-10-11 22:39:02 2
七部门发布!算力、人工智能等,迎利好摘要: ...

  工信部网站10月11日消息,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实施方案》从企业、行业、区域和生态四个维度,提出体系化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任务措施。

  其中提到,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图片来源:工信部网站图片来源:工信部网站

  《实施方案》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引领,坚持应用牵引、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强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果推广应用,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夯实发展底座,优化产业生态,打造服务型制造升级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生态持续优化,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制造与服务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有力促进制造业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新空间、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服务型制造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拟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

  工信部表示,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016年以来,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服务型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逐渐显现。但还存在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典型模式分行业分领域应用不平衡、统计监测难度较大等问题。为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遂制定《实施方案》。

  关于如何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工信部表示,为更好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发挥自主创新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服务型制造发展新举措,拟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以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在政策协同、创新应用、主体培育、数智技术攻关、健全生态等方面先行先试,分行业分领域推进服务型制造推广应用,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7项主要任务和3项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中的7项主要任务包括: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发布服务型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服务等。

  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分行业分领域推进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及时总结提炼推广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促进服务要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制造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统一融合、先进适用、覆盖全面、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领军品牌、转型方案提供商,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先行先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3项专项行动分别是:

  开展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建设共享制造平台、共享工厂,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

  开展服务型制造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打造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加强品牌评价和宣传推广。

  开展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加强应用推广。

  四方面保障措施

  为保障《实施方案》落地实施,有关部门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健全完善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型制造万里行等活动,强化区域协同、产学研交流合作,建立健全专业服务体系,鼓励开展成熟度评估。

  三是壮大人才队伍。依托各类平台载体,加强服务型制造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育。

  四是推进国际合作。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搭建多层次服务型制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业合作取得实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