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看似自媒体人创业成功,一个看似自由媒体空前胜利的新闻,背后全是金元游戏。
对于那些从事自媒体行业的人,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发的巨大利好消息。
2025 年 10 月 7 日,专栏作家、《自由媒体》创始人巴里 · 魏思(Bari Weiss)在自己的播客节目中宣布,《自由媒体》(the Free Press)加入派拉蒙集团。
尽管魏思的宣告基本上是一则老生常谈,无非是强调因为用户的杰出贡献,而《自由媒体》是如何地坚守了新闻专业化和中立的立场,所以得到了派拉蒙的垂青。但是,所有人垂涎欲滴的,却是这个新闻背后金光闪闪的数字:1.5 亿美元。
《自由媒体》仅仅是魏思于 2021 年在自媒体平台 Substack(有人称其为 " 美版公众号 ")上创立的一个博客项目,起初名称为《常识》,其后改名为《自由媒体》至今。
从一个极其小众的自媒体品牌,虽然其后成长成为了一个 APP+YouTube 频道,在不到 5 年的时间里,魏思就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而与此同时,她自己也被任命为 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的总编辑。
然而,这则新闻却自此引发了轩然大波,迄今一个星期之后,尚未平息。整个 CBS 新闻的团队惶惶不可终日,在各个平台与媒体之中,对于魏思的反对浪潮一波接一波,更加有人建议 CBS 新闻集体辞职,以抗议这一决定。
尽管魏思在 CBS 的表现尚未展开,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是 CBS 新闻的一曲挽歌。这个拥有 98 年历史,全球王牌新闻调查节目《时事 60 分》,曾经孕育了新闻传奇沃尔特 · 克朗凯特和麦克 · 华莱士的新闻机构,即将丧失其独立新闻机构的荣光,而成为美国传媒业金钱游戏的又一个牺牲品。
年仅 41 岁的巴里 · 魏思,以《自由媒体》之名,行将终结自由媒体在美国的独立地位。
巴里 · 魏思并非第一次在美国新闻界搅动风云。2020 年,她对《纽约时报》发动的一场攻击,使这家堪称全球新闻标杆的媒体陷入巨大的公众质疑危机之中,其阴影迄今未散。
魏思的确从她的职业生涯开始,就是一个吸引眼球与争议的人。她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于历史系期间,就已经成为一份校内杂志的创始人,并且她指控一个中东裔教授,认为对方对她的言论构成了威胁,从而迫使学校成立了调查组进行检查。
她的媒体生涯开始于为以色列和亲以色列的媒体写作。2013 年,她成为了《华尔街日报》评论和书评版的编辑,而后在 2017 年追随老板加入了《纽约时报》评论版。
自然,《纽约时报》向来是美国左派的媒体旗帜,而《华尔街日报》是右倾的。可以说,《纽约时报》招募魏思是经过周祥考虑的。2016 年大选,特朗普险胜希拉里,《纽约时报》已经面临巨大压力,被认为立场过于左倾,违背了新闻中立的原则。
无论从魏思以往的经历,还是她的写作,都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右倾倾向的作家。好笑的是,她说自己是左倾的中间派。《纽约时报》的考虑,就是增加更多右派的声音。
但是这次平衡显然变成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灾难。2020 年,时报评论版主编因为刊登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的一篇评论国会山暴乱的文章而辞职。魏思在时报内部发动一场叛乱,呼吁员工起来反抗时报的左派暴政,但是在时报内部遭到了严厉的反驳。
2020 年 7 月,魏思辞职的同时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指控时报内部 " 不公正的歧视,敌对的工作氛围和体制性的压制 ",并且说时报有着麦卡锡主义式的迫害。这封公开信引发了全美媒体的广泛讨论,甚至民主共和两党的参议员都纷纷下场争辩。
这场叛乱引发了《纽约时报》的一场公众信任危机。时报长久以来都是坚定地站在民主党的议题之上,尤其在特朗普第一次当选之后,屡次对公众发出警告,指责特朗普有专制倾向,并且在国会山暴乱之后,直接呼吁将特朗普绳之以法。
当然,言论归言论,对于不同声音的宽容程度,却是一个媒体赖以立足的根本准则。魏思所揭发的时报的内部矛盾,显然把时报所谓中立、平衡的原则摔在地上摩擦。
于是就有了魏思在 2021 年创办《常识》及后来的《自由媒体》的事情。无论如何,《自由媒体》的确是一个成功的自媒体平台。在她被收购之前,APP 和播客已经拥有 150 万订户和 17 万付费用户,据称年赢利可以达到 200 万美元,市场估值 1 个亿。
CBS 新闻员工和公众的普遍质疑始终在于魏思的专业性:她一天也没干过电视新闻,并且她的专业(如果说有的话),也是新闻评论。但是 CBS 新闻的主流篇幅,都是硬新闻。
在上任的第一天,魏思就发表了一个备忘录,其中提到新闻的十条原则:
新闻报道世界如其所是;新闻是公正、无畏及事实;新闻是足够尊重我们的用户以至于只是直接陈述事实——以及它的走向 …… 新闻应该意识到:服务美国的最好方式是介入当下。
一切看上去很美对吗?只是背后令人起疑的是:她的汇报线,越过所有 CBS 新闻和 CBS 的管理层,直接向派拉蒙主席大卫 · 埃里森汇报。
CBS 新闻早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新闻机构了,不是说它需要听命于 CBS,而是它仅仅是整个食物链中的一条小鱼。
在 2025 年 8 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了天舞传媒(Skydance Media)收购派拉蒙全球的并购案。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鱼吃大鱼的案例。
派拉蒙全球的前东家是媒体大亨雷石东,这位维亚康姆的前总裁无疑是上个世纪最为传奇的传媒大亨之一。派拉蒙全球旗下全都是声名显赫的传媒巨头,包括拍出《教父》系列等经典电影的派拉蒙影业,CBS 电视台、MTV 电视台和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电视台。
而天舞传媒只是 2006 年,由一位 1983 年出生的、时年 23 岁的年轻小孩大卫 · 埃里森所创办的电影公司。不过,天舞传媒在创办之后所拍摄的电影,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在口碑和票房上屡创新高,包括《碟中谍》系列、《侠探杰克》系列和《星际迷航》的新版本。
大卫 · 埃里森从美国南加州大学辍学,是一个电影表演爱好者,曾经在《空战英豪》中担任配角。他的演员生涯简直不值一晒。但是派拉蒙后来的许多电影,都依靠大卫 · 埃里森来筹资。
对派拉蒙全球的收购不过是大卫 · 埃里森野心的小小展示。现在,一桩同样重大的、影响传媒格局的并购案也正在谈判之中:天舞传媒行将收购华纳探索公司,这家公司拥有华纳兄弟电影公司、DC 电影公司、CNN、HBO 和 Discovery 探索频道。
可以说,如果并购再次成功,大卫 · 埃里森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媒体领袖,掌控整个美国电影、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
现年不过才 42 岁的大卫 · 埃里森是何方神圣?
他的父亲是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全球排名第二的富翁,坐拥 2600 亿美元个人资产的拉里 · 埃里森。在今年 9 月份的某一天,他的资产短暂超越了埃隆 · 马斯克,当了一天的全球首富。
对于中国人来说,埃里森近期最大的新闻,是他成为了美国版抖音 Tik Tok 的大股东,而且是特朗普亲自邀请下场的。
甲骨文基本上是一个 "2B" 的公司,主要为差不多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 AI 企业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因此在公众眼中十分陌生。但是,在美国,拉里 · 埃里森从来都是一个呼风唤雨的狠角色。特朗普称呼他是 " 所有一切的 CEO"(CEO of Everything)。
只有当拉里 · 埃里森的出现," 所有的一切 " 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埃里森是特朗普的忠实而坚定的支持者。2020 年,他在私人住宅里为特朗普举办了筹款晚会。2022 年,埃里森大手笔挥出 10 亿美元,在中期选举中支持了忠诚于特朗普的议员选举。2025 年 1 月,埃里森现身白宫,宣布支持特朗普发起的星际之门 AI 战略。
在马斯克收购推特的时候,埃里森同样投入了 10 亿美元,成为如今 X.com 的股东。
天舞传媒对 CBS 收购之时,CBS 刚刚和特朗普达成了一项和解,相当于承认对贺锦丽(卡玛拉 · 哈里斯)的采访有影响选民的倾向性,向特朗普赔偿 1600 万美元,同时允许 FCC 派驻专员,审查 CBS 的内容。
CBS 和《纽约时报》,被认为是电视新闻界和报纸新闻界的两大左派媒体标杆,他们都对以色列持有强烈的批评态度。
而埃里森是犹太人。
巴里 · 魏思是著名的亲犹太媒体人,CBS 新闻总编是一个凭空创造出来的职位。现在,我们还能说,魏思是因为她的新闻理想而胜出的吗?
一场看似自媒体人创业成功,一个看似自由媒体空前胜利的新闻,背后全是金元游戏。
新闻斗争,其背后是残酷的政治斗争。新闻,最终成为了牺牲品。
新闻斗争在美国,已经成为一场空前惨烈的杀戮。
《纽约时报》一直处在炮火的前线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它几乎成为了唯一幸存的自由媒体:迄今为止,舒尔茨伯格家族依然牢牢地掌握着控制权。但是其它的新闻产业,正在全面落入新资本的控制之中。
《华盛顿邮报》早就成为亚马逊创始人杰夫 · 贝索斯的囊中之物,《华尔街日报》被默多克收购已然多年,美国广播公司(ABC)成为迪士尼的一份子,如今轮到了 CBS 和 CNN。
派拉蒙全球,也就是大卫 · 埃里森在收购 CBS 的同时,也宣布明年不再续约《科尔伯特晚间秀》(别名《扣扣熊晚间秀》)。9 月份,ABC 在查理 · 柯克遇刺案之后也短暂宣布暂停过吉米 · 基梅尔的 " 鸡毛秀 "。所有这一切,都被指称是来自于特朗普白宫的政治压力。
但是,新闻界的危机却远非政治压力可以一言以蔽之。传统的媒体和新闻行业,已经在所有场合——包括新闻人自己承认为 " 遗产媒体 "(Legacy Media),最好的称呼不过是传统媒体,也就是说,共识早已达成:新闻媒体已经过时了。
如今取而代之的,当然是社交媒体。但这同样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在社交媒体的公众话语之外,如今更加盛行的,成为人们新闻消费主力的,是寄生在各类社交媒体之上的自由媒体,也就是 YouTube 频道、苹果和 Spotify 播客,在中国早已过时却在美国方兴未艾的各类博客平台比如 medium、Substack 等写作平台。
遗产媒体普遍已经成为了资本,尤其是新兴资本的狩猎对象,连新媒体平台也不例外。最大的媒体平台 YouTube 不过是谷歌旗下的一个小资产,X.com 控制在马斯克手中,Facebook 除了自身之外,同时还拥有 Instagram 和 Tread,最大的直播平台 Twitch 是亚马逊的资产。
无论多么庞大、多么富有盛名的遗产媒体,包括 CBS、ABC、NBC 加上 CNN 的美国四大电视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加上《华尔街日报》四大报,在新兴资本动辄万亿美元资产的压力之下,都不过是微小脆弱的小资产,随时会遭遇到金元游戏的随意碾压。
美国的政治风向随时都在流转,而媒体产业的并购屡见不鲜。从以往而言,媒体行业的并购风潮,多少只是资本逐利的一场游戏。但如今的并购,却越来越呈现出浓重的政治色彩。
一方面是遗产媒体在营收和赢利上的不断萎缩,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欲望之下的金钱游戏,新闻的独立性在公众政治和资本压力之下节节败退。
板子当然不能仅仅打在拉里 · 埃里森这种右派的身上,在过去的多年中,《纽约时报》和 CBS 承受着公众的巨大指责,恰恰因为他们已经把左派意识形态内化为新闻操作,悖离了新闻的中立性原则。
这恐怕才是他们已经真正变成了无人守护的孤独的抗争者的真正理由。
CBS 新闻的挽歌不仅为自己而唱,同时几乎可以说是为整个遗产媒体行业而唱。CNN 即将落入大卫 · 埃里森之手,ABC 还能为 " 鸡毛秀 " 扛多久,MSNBC 已经成为右派的众矢之的,舒尔茨伯格家族还能为《纽约时报》坚持多久,全都是未知的问题。
一个号称 " 自由媒体 " 的小小自媒体人巴里 · 魏思,就撼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庞大新闻机构,这就足以说明,自由媒体在美国,已经进入了最后时光。自由与独立都将不再存在,它们都将跌落到茫茫广大的大众之中,不再拥有独特的声音。
可是新闻向何处去?还有救赎吗?
讽刺的地方就在这里。巴里 · 魏思的成功就是一个案例。当庞大的遗产媒体一个个跌落,失去光环的时候,当科尔伯特晚间秀、鸡毛秀、囧司徒每日秀疯狂地失去粉丝与用户的同时,乔 · 罗根、莱克斯 · 弗里曼、埃兹拉 · 克莱恩等这些从个体播客或频道出身的,却正在崛起成为新一代的媒体领袖。
他们轻易坐拥数百万到数千万粉丝,从而成为影响公众思维与心智的真正媒体。当遗产媒体正在分崩离析的时候,他们却已经重新构筑起新的媒体结构,开始接管新时代的新闻场域。
他们很难被消化和吞并,因为他们往往是跨平台的,多节点的媒体结构。既出现在 YouTube 上,也出现在苹果和 Spotify 播客上,也出现在各类的写作平台上。
而且他们之间往往彼此互动,互为嘉宾,并且一股新的浪潮已经出现,频道与频道之间,播客与播客之间,开始进行频繁连接,甚至结成联盟。他们往往产权分散,粉丝分散,使得收购或资本的参与极其困难与复杂。
也就是说,分布式的新闻、多节点的新闻,成为了新时代新闻对抗政治压力和金元游戏的不二法门。
从这个角度上说,媒体成为遗产,但是新闻永远不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在挽歌之中,恰恰孕育着新生。
世道好轮回。政治风向会变,特朗普也不过只有 4 年的时间。拉里 · 埃里森和大卫 · 埃里森会永远绑在特朗普的战车上吗?4 年之后马斯克何去何从?扎克伯格对下一届总统还会卑躬屈膝吗?巴里 · 魏思能干几年 CBS 新闻总编?
遗产媒体真的是遗产了,但是新兴媒体,却还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