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流年正财位:在线测算生辰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本想图省钱却多花4000多元!机票买完没多久票价“腰斩”,多付的钱能退吗?多家航空公司回应

adminddos 2025-10-15 17:43:02 2
流年正财位:在线测算生辰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本想图省钱却多花4000多元!机票买完没多久票价“腰斩”,多付的钱能退吗?多家航空公司回应摘要: ...

大河报 · 豫视频记者 于鑫

"9 月 1 日花 9885 元买的机票,结果 9 月 30 日再看,只要 5544 元?"

国庆出行前夕,市民刘女士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一条投诉,引发了不少网友共鸣。刘女士称,她于 9 月 1 日在某购票平台上购买了 3 张首都航空 "10 月 1 日郑州飞往丽江 " 的往返机票,总价 9885 元。但 9 月 30 日再次查询时,发现相同航班的票价竟降至 5544 元,价差高达 4341 元。" 同样的航班、同样的出发时间,为何相差这么多?" 刘女士质疑航空公司 " 先虚高再降价 ",并要求退还差价。

但航空公司给出的答复却是:" 价格浮动属于正常市场行为,购票价格以支付时为准,不支持退差。" 这场围绕 " 机票差价 " 的拉锯战,再次把 " 航空价格机制 " 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首都航空(图片来源:北京 · 日报)

机票价格为啥浮动这么大?平台上超 40000 条投诉要求补差价

" 今天便宜、明天贵、后天又便宜 ",几乎是每个经常乘飞机出行者的共同感受。

" 本来想着早点买会便宜一点,怕越临近出发日期机票价格越贵,结果没想到成了‘冤大头’。"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很早就和家人计划国庆假期一起去云南丽江旅游,担心机票不好买,于是提前了一个月在购票平台上花费了 9885 元购买了 3 张从郑州往返丽江的机票,结果出发前一天,刘女士发现该趟航班的票价降至 5544 元,价差 4341 元。

刘女士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 " 机票差价 " 后,记者发现相关投诉高达 41503 条。" 买的时候是 2000 元,今天只要 1200"" 买早的成了冤大头 "" 航司是不是在玩虚高降价的套路 " ——类似抱怨层出不穷。其中大多数旅客是通过第三方的购票平台购买的机票,涉及的单张机票差价多为 300~1000 元。

据了解,机票价格并非固定,而是一个基于供需算法的动态定价系统。机票销售系统会根据航班余座、节假日、出发时间、历史购票数据、竞争航线价格等多重因素实时调整价格。某个时间段购票人数增多,系统就会上调价格;若临近起飞仍有余票,为提升上座率,系统则可能会 " 自动降价促销 "。

买贵了可以退差价吗?不同航司规定不同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买的是首都航空的机票,因对方没有退差价及 " 买高走低 " 政策,自己购买的 3 张往返机票没能通过航司进行差价退还。

那么,都有哪些航司支持退价差或是提供相应的补贴政策呢?针对上述情况,记者分别致电了多家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春秋航空客服均回应称:机票价格会根据销售情况动态调整,属于正常市场行为,票价以旅客购买时为准,不设退差政策。

同一趟航班、同一天出发仅隔几分钟价格就发生了变化

中国南方航空则表示,在购票后 24 小时内,若同一航班价格下降,旅客可重新购买低价票,并通过客服申请退回原高价票的全款。但需要提醒的是,购买的低价票必须与之前购买的高价票是同一趟航班,且乘机人不变。超出 24 小时则不能退。

中国东方航空与南航的政策部分类似,不同的是,如果超过 24 小时后,乘机人发现票价有波动,仍可以使用 " 买高走低 " 的政策,即重新购买低价票后,再联系客服退掉高价票,但新购买的低价票必须通过东方航空自有渠道(官网、APP、小程序等)购买。该名客服表示,旅客符合上述条件后,我们会帮旅客走申请退票的程序,一般需要 1~7 个工作日,退票申请通过后还需 1~7 个工作日才能将钱退至旅客账户,整个流程大概需要 15 个工作日。

这意味着—部分航司确实有 " 退差 " 通道,但多数时限较短,且往往要求旅客先掏钱再退。

火车票为何 " 从不变价 "?飞机票可以参考吗?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感慨:" 火车票永远一个价,机票咋就这么乱?"

记者咨询 12306 客服获悉,火车票价格属于政府指导价,在开售前即已确定,开售后除个别折扣车次外,不会再变。" 从开售到停止售票,票价固定不变;若有折扣,也会提前公示。" 客服人员表示。

这也是机票与火车票的根本差别:一个市场定价,一个政府定价。火车票追求可预期;机票则更多体现 " 市场供需 " 和 " 差异化竞争 "。

记者注意到,在 " 黑猫投诉 "" 微博 " 等平台上,不少网友提出相似诉求,认为航司应该增加 " 票价保障期 " 或 " 自动价差退还 " 机制,让提前购票的消费者不至于 " 吃亏 "。据大众日报及中国网报道,由于机票属于典型的 " 易变价商品 ",其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 价保 " 难度确实较大。机票价格是根据供需关系动态变化的动态定价模式。类似国庆或春节假期这样的高峰期,价格变动更加频繁,甚至相隔一秒钟,用户看到的价格就会不一致。

不过,在技术条件日益成熟的今天,南航及东航等航司也推出了一定范围内的 " 买高走低 " 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旅客的 " 退差难 " 问题。

律师解读:航司定价自由,但须真实透明

航空公司这样频繁 " 变价 ",合法吗?消费者最难接受的往往不是 " 价格波动本身 ",而是信息不对称。

同一时间、同一航班,不同平台显示价格可能不同,有的还会在购票页面显示 " 仅剩 2 张 " 时制造紧迫感,诱导提前下单,等真正接近出行日期再 " 腰斩促销 "。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陈兴律师认为,从法律角度看,机票定价属于市场调节价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 除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外,商品价格由经营者自主制定。" 因此,只要航空公司未虚构原价、未误导消费者,其涨跌行为在法律上并不违规。

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毫无维权空间。

陈兴律师指出,如果消费者是在第三方平台购票,而平台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性定价或价格欺诈行为,比如标注 " 特价限时 " 却并非真实优惠,或通过算法 " 杀熟 ",则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相关规定。

此外,《中国民用航空电子客票暂行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行程单上客票价格必须与实收金额相符。" 若航空公司或代理商存在票价标注与实际收取金额不符的行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严重的甚至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或取消经营资质。

换句话说,只要存在价格欺诈或虚假定价,消费者就有权要求退还差价甚至索赔。

未来,针对 " 机票退差价 " 等问题,监管部门和航司可借鉴部分航司的 "24 小时退差机制 ",建立统一的价格申诉通道;或要求第三方平台公示价格波动规则,价格可以灵活,但规则应当透明。让消费者知道 " 为什么贵 ",也知道 " 怎么退 "。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