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卢森堡商学院马托·尼亚夫罗:中国在“AI+硬件”领域积累深厚

adminddos 2025-10-18 11:01:02 2
卢森堡商学院马托·尼亚夫罗:中国在“AI+硬件”领域积累深厚摘要: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卢森堡商学院联合创始人马托·尼亚夫罗(Mato Njavro)出席并演讲。

  马托·尼亚夫罗结合自身观察指出,当前大众对AI的认知多局限于具体程序:在中国街头随机提问“AI是什么”,人们常回答“DeepSeek”;在欧洲,答案则可能是“DeepSeek”或“ChatGPT”。而他认为,未来AI发展的核心趋势是网络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AI将不再被视为单一程序,而是渗透到更多实体场景中,中国有望在这一融合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以参会途中的亲身经历举例:当天乘坐的蔚来电车作为优质物理硬件,已深度嵌入AI技术,展现出“AI + 硬件”的融合成果。马托·尼亚夫罗强调,中国目前是全球安装数量最多的国家,在“AI + 硬件”领域积累深厚,未来这一融合模式将进一步拓展至医疗保健、智能制造等更多行业,催生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全球协作视角出发,马托·尼亚夫罗表示,AI技术与ESG议题已突破国界限制,成为全球性挑战与机遇。他呼吁欧盟、中国、美国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加强交流与理解,共同搭建全球统一的人工智能管理框架,通过达成共识性协议,实现对AI的规范治理。同时,他特别提出,在ESG发展背景下,如何借助AI技术实现可持续赋能,是各国、各行业未来需重点探索的方向。

  马托·尼亚夫罗进一步剖析了AI发展面临的挑战。他以人类大脑为参照:大脑凭借海量神经元支撑创造力与科学发现,能耗却仅相当于一个灯泡;而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GI)发展中,为提升大数据中心的计算与分析能力,已投入数十亿甚至数千亿美元,能耗远高于人类大脑处理数据的水平。尽管DeepSeek、ChatGPT等AI工具产出的仿生智能成果令人惊叹,但尚未具备实现突破性科学发现的能力——他举例说明,有科学家向复杂AI模型输入前伽利略时代的地心说体系数据,该模型始终无法突破认知局限,无法完成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理念进化。

  此外,他引用斯坦福大学教授的观点指出,当前多数AI模型虽能高效完成任务,如同“天才少年”般产出惊人结果,但偶尔会出现“不靠谱”的情况,生成毫无依据的“幻觉”内容。马托·尼亚夫罗表示,相关领域专家可通过识别异常、及时修正来规避AI风险及错误知识传播,但儿童、学生等年轻群体易对AI产生盲目信任,甚至认为无需学习历史、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依赖AI即可解决所有问题。他警示,若新一代对AI答案形成绝对依赖,可能引发认知偏差等严重问题;同时强调,AI是提升效率、优化教学的优秀工具,但绝不能替代人类的自主学习与深度思考,需理性看待其价值与局限。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