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特别港务费”冲击美资邮轮公司,快速成长的中国邮轮市场将迎来重构

adminddos 2025-10-21 22:09:03 2
“特别港务费”冲击美资邮轮公司,快速成长的中国邮轮市场将迎来重构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怡轩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2025年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正式对美方关联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根据政策,首年费率400元/净吨,2028年将升至1120元/净吨。该政策的出台,将直接影响在中国港口运营的美国邮轮公司及货运船舶。

根据新政策,所有与美国相关联的船舶,包括由美方建造、运营、注册或控股超过25%的船舶,都将被征收“特别港务费”。其中,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光谱号”因符合豁免条件,成功获得港务费豁免,继续稳定以上海为母港运营。与之相反,美国豪华邮轮品牌Oceania Cruises(大洋邮轮)旗下的“Riviera”号选择取消上海靠泊,改至釜山,以规避新增的港务费成本。

美国大洋邮轮“Rivera”号按正常双人入住可载1250名游客,经测算若按首年港务费政策,其单航次需缴纳1167万元特别港口费。与美国相关联的货船也受到影响,据市场传闻,美国航运公司美森航运的“Manukai”号集装箱船挂靠中国港时,缴纳了446万元,是首批实际支付特别港务费的案例之一。

此次“特别港务费”政策并非孤立出台,而是中美海运政策博弈背景下的对等回应。2024年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船舶在美国港口的费用减免政策提出质疑,部分港口开始酝酿对中国背景船舶收取额外靠泊费。作为回应,中国交通运输部于2025年10月14日正式施行该项政策,明确对美关联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

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美资邮轮行业在华布局或将产生重要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类似航线调整,尤其是对于那些频繁在中美两国间运营的船舶。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专家指出,虽然部分船舶目前获得了豁免,但随着政策逐步推行,可能会导致更多美资邮轮乃至国际邮轮持观望态度。

美资豪华邮轮:重新计算投入与回报

中国对美国背景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对净吨位较大的邮轮而言,这一成本以“固定项”方式计入航次支出,单航季金额可达百万乃至千万人民币,这一变化也将直接影响航司的营收结构与盈利模型。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政策使美国邮轮公司必须重新判断停泊中国港口的投入与回报。

“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光谱号这次被豁免,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主要服务中国市场,在中国持续经营了很长的时间,且非常稳定地把上海作为母港腹地。”中国邮轮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建斌向界面新闻分析称,“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无论是在配套硬件设施的完备性、还是地方经济效益的拉动上,都对上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这是一次必要的豁免。”

“然而对于访问港属性的美资邮轮以及停靠多个国际港口的小型奢华邮轮,可能就因为考虑到投入与回报不对等,选择取消入境中国的航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其他国际邮轮持观望态度。”刘建斌向界面新闻补充道,“不过访问港邮轮对于经济的拉动相对仅占一小部分,因此冲击相对有限。”

从结果来看,皇家加勒比邮轮的姊妹品牌“名人邮轮(Celebrity Cruises)”在未来几个月只计划在香港停靠。具有美资背景的挪威邮轮、嘉年华旗下的公主邮轮、荷美邮轮原定于11月至12月期间在中国运营,若无法获得豁免,将不得不对其航线安排做出重大调整。

界面新闻记者致电皇家加勒比邮轮客服了解到,目前被豁免的“海洋光谱号”将在上海稳定运营至11月,后改为香港出发,并于明年2月左右回到上海继续运营。对于未被豁免的“海洋赞礼号”目前并无船票在中国出售。未来,皇家加勒比邮轮有计划新增天津港口作为母港,但正式运营可能需要等到2027年。

分化趋势不仅体现在航司层面,也将进一步传导至产业链。母港城市的客运吞吐量、邮轮免税零售、岸上游产品以及旅行社预售节奏,都将受靠港时刻与航次密度影响。对上海吴淞口等母港而言,豁免政策为本地邮轮产业链释放了积极信号;而对目的地型港口而言,或面临来自釜山、新加坡等周边港口的竞争压力。

特别港务费是否会倒逼母港发展?

不少业内声音认为港务费政策会加速市场站队,两类公司将被快速区分:要在中国扎根、还是把中国当可选项。随着全球邮轮运力持续东移,中国市场与航司之间的匹配机制,可能会从流量时代进入规则时代。

然而一位邮轮行业经销商表示并不希望过多国际邮轮被反制。“中国邮轮市场还在发展中,行业需要有竞争才有更多的市场。国内本土邮轮的受众相对局限,过多国际邮轮撤出可能会让邮轮文旅业面临一定程度的下滑。”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国际邮轮市场共完成141个航次、载客32.8万人次,同比增长67.8%,复苏态势强劲。此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海洋旅游业增加值约人民币771.8亿元(约10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

“中国邮轮市场的好坏、母港港口的发展,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当地经济及配套文旅发展,较难被政策一刀切。”刘建斌指出。

上海之所以能长期成为海洋光谱号母港,得益于其地处东亚邮轮黄金航线中心,距日韩港口航程短、航线灵活。与此同时,上海在“前泊”与“后泊”中的消费场景丰富,可以城中购物、也可以迪士尼过夜、甚至乘高铁前往周边杭州、苏州城市短途游,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超2亿,是亚太最富裕的邮轮客源地之一。

对于本土建造与运营的邮轮公司如爱达邮轮而言,美资邮轮的撤出或许是一个机会点。爱达·魔都号作为由中国本土建造、以上海为母港的大型邮轮,天然规避了“特别港务费”征收。从制度设计来看,这项费用政策在靠港成本上为中国邮轮企业建立了一道结构性保护屏障。

“如果皇家加勒比的海洋光谱号没有被豁免,可能对于爱达·魔都号有很大利好。然而从上海邮轮的整体售票情况来看,海洋光谱号仍割去了市场大部分份额,因豁免机制、国际大船母港运作格局及市场结构尚未完全重塑,其对爱达的即时利好仍较为有限。综合来看,我更倾向将‘港务费’一事,看作是中美博弈的短期回击手段。”刘建斌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