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邦村:“光伏+牧业”,走出生态富民新路子

adminddos 2025-09-19 20:05:02 1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邦村:“光伏+牧业”,走出生态富民新路子摘要: ...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邦村 4000 亩草场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总投资 8.76 亿元的 200 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基本建成,即将并网发电。作为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的献礼工程,该项目不仅每年可输送 3.5 亿度清洁电力,更通过 " 光伏+牧业 " 的创新模式,为当地村民铺就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径。

拉萨年日照时长超过 3500 小时,太阳能资源禀赋突出。近年来,拉萨市将清洁能源作为落实 " 双碳 " 目标的核心抓手,逐步构建起以水电为主体,光伏、风电等为补充的多元能源体系。堆龙德庆区 200 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是这一战略的标杆工程,其装机规模位列全区前列,配套的储能系统可实现夜间 4 小时持续供电 160 万度,有效破解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难题。

" 光伏板间距经过科学设计,不影响牧草生长,牛羊还能在下面遮阴。" 项目负责人母欢欢介绍," 牧光互补 " 模式使土地综合效益提升 30%以上。据测算,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拉萨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储能电站,每年可输送 3.5 亿度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煤 10 万吨,同时为地方财政贡献约 200 万元税收。这些绿色电能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还将减少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约 29 万吨,对推动全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邦村村民而言,光伏板带来的不仅是清洁能源,还有现金收入。项目通过租赁村集体草场,每年支付 240 万元固定租金,其中 100 余万元用于村民分红。仅此一项,2024 年邦村村民人均增收千余元。

" 我家 7 口人,去年领到近 1 万元分红。家里人在工地干了两个月,挣了 3 万多元!" 村民多吉指着新买的摩托车笑着说。

数据显示,该项目建设期间累计吸纳本地农牧民务工 3500 余人次,租赁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 200 余台,为村民创收超 3000 万元。

藏族青年桑旦扎西从普通小工成长为技术骨干,如今月收入 7000 多元,他还打算带几个同乡组建施工队," 技术活干得好,以后还能接更多项目。" 桑旦扎西说。

除直接分红外,项目租金的剩余部分直接归入邦村村集体经济账户,为村里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撑,让全村发展有了底气。

邦村党总支书记达瓦信心满满地说:" 以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现在有了稳定收入,村委会计划用这笔资金修缮道路、改造电网。路好走了,电够用了,大家的日子准能更上一层楼。"

国网拉萨供电公司建设部专责马翔龙表示:" 堆龙德庆区光伏电站项目是拉萨市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全力做好电网接入和运行保障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清洁能源项目的落地,我们也在不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和消纳能力,让更多的绿色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为拉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站在邦村的高坡上远眺,光伏矩阵如一片蓝色海洋,与雪山草地相映成趣。这片 " 阳光牧场 " 正书写着西藏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融合的生动样本——上方发电、下方牧草,阳光变现、草场生金。正如该项目的建设初衷:" 我们不仅要让光伏板点亮电网,更要让它照亮老百姓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次仁央宗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