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姻缘指引:在线测算感情姻缘www.jixiangqiming.vip:-“最强AI天团”再次闪现上海,深圳何以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adminddos 2025-09-23 17:22:02 2
姻缘指引:在线测算感情姻缘www.jixiangqiming.vip:-“最强AI天团”再次闪现上海,深圳何以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摘要: ...

AI加速,未来已来。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吹响“全面AI”的集结号。

在“人工智能+”行动全面落地的重要关口,深圳再次奔赴上海招才引智。腾讯、华为、比亚迪、大族激光、众擎机器人、影石创新等龙头企业,携众多AI、具身智能、集成电路、算法研究等优质岗位而来,与上海高校毕业生共享AI产业发展红利。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专场于9月23日举行。

上海是人工智能领跑者,深圳是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两大一线城市,共同致力打造涵盖大模型、算力芯片、具身智能、智能终端在内的全产业链体系,以万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目标,代表中国参与全球AI竞逐战。

人工智能的时代大幕正在拉开,深圳何以继续走在前列?

01

深圳“最强AI天团”,再次闪现上海。

9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霍英东体育馆,人头攒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首场活动举办。100多家来自深圳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校集体亮相,聚焦人工智能、计算机、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其中不乏量子芯片设计、智能化模型与算法研究、大语言模型异构化和虚拟化、多模态语音算法等百万年薪岗位,拉开新一轮“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序幕。

作为知名理工科高校,上海交大坐拥人工智能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机器人研究院等众所前沿院系,重点打造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海洋智能无人技术、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9大“AI+”专业,相关学科实力位居国内第一梯队。

上海交大背后的上海,更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之一,也是人工智能产业、企业、人才最为集中的城市。数据显示,上海集聚了近30万各类AI人才,占全国三分之一,与深圳的产业定位、企业布局、创新需求可谓高度契合。

这不是深圳第一次专门奔赴上海招才引智,也不是第一次聚焦AI等前沿领域。今年4月,“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首站花落上海,以华为、腾讯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机器人“十三太保”为代表新兴企业组成“最强AI天团”,引来无数关注。

这一次,深圳“最强AI天团”再次扩容。来到上海交大现场的,除了两大科技龙头、“十三太保”之外,还有作为“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的影石创新,被誉为3D打印“四大天王”之一的拓竹科技,聚焦国产推理芯片、视觉芯片的云天励飞、九天睿芯,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元戎启行等。

9月23日,影石创新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专场上招聘人才。

招聘阵容变化的背后,是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快速迭代、百花齐放的体现,也是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体系的缩影。

今年初,随着“DeepSeek时刻”的横空出世,以“深圳十三太保”和“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AI新兴企业脱颖而出,大模型、算力芯片、人形机器人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赛道,也成为高校毕业生竞相追逐的热点。

不到半年时间过去,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日千里,不仅大模型以“摩尔定律”加速迭代,国产算力芯片取得历史性突破,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人工智能+”行动的催化之下,智能终端、智能影像、无人驾驶、智慧金融等领域呈现出爆发创新之势。

置身这场“科技大爆炸”中心的深圳,正在打造规模庞大、布局广泛、产业多元、梯次鲜明的人工智能“生态雨林”,形成以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引领,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元象科技、北科瑞声等高成长性企业支撑,新旦智能、基本操作等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梯队。

这些企业,既是深圳竞逐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重要抓手,也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聚天下AI英才而用之”的重要依托。

02

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为何是深圳?

在“百万人才汇南粤”上海站出场的腾讯、华为、机器人“十三太保”等企业,只是深圳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体系的缩影。《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2000多家,排名全国第三,与京沪共同位列第一梯队。

不只是数量之多,在各大细分领域,深圳正在崛起一批新兴龙头企业。根据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评选结果,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合计共有31家企业上榜,占比超过6成。

同为人工智能产业强市,深圳与北京、上海的产业布局、发展重心、创新模式都有所不同,几大中心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产业协作、优势互补、人才互动空间。

不同于过往几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一开始就展现出跨产业融合、多领域赋能、交叉式创新的特征,既需要数字经济的驱动,也离不开智能制造的支撑,更需要场景创新的助力。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大市和互联网强市,深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相当发达;身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又坐拥工业制造、低空经济、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交通运输等一系列产业、消费场景,从而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涵盖上下游、从底层技术到广泛应用的完整布局。

这一综合竞争优势,用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话来说,“大湾区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这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任何一场科技革命,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必然相伴相生,没有以应用为导向的产业变革,再先进的技术都难以走出实验室。正如高层会议所强调的,“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提及“人工智能+”行动的原因所在。

立足于应用导向,以“人工智能+”为指引,深圳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变革的主战场。

众所周知,深圳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创新主力,素来都有“四个90%”之称。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相比,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摸打滚爬,更能敏锐捕捉市场风向和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更擅长通过产业创新、商业创新创造更大的市场,在“人工智能+”行动中容易抢得先机。

9月2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专场吸引众多学子应聘。

立足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场景创新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借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带来的驱动力,深圳提出全速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目标: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独角兽企业超1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

20%以上的年均增速,不断涌现的新兴企业,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场景,无不需要人才作为支撑,“百万英才汇南粤”,正在充实深圳和广东的高新人才蓄水池,为人工智能产业再跃升贡献更大力量。

03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纵观科技发展史,每一次科技革命,不仅带动技术本身的快速迭代,创新主体也随之完成代际更替,人工智能革命也不例外。

作为年轻的事业,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只有几十年历史,而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更是只有十多年时间,大模型、算力芯片、人形机器人等核心科技的突破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而“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国家级行动刚刚展开,前途广阔,空间巨大。

作为年轻人的事业,人工智能是典型的知识经济和智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庞大的人才作为支撑。作为名副其实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创新式破坏”,更需要敢为人先、勇于突破、锐意创新、谋求超越的年轻人前来探路破局。

市场报告显示,30岁以下高学历人才正成为AI行业中坚力量。从上海到深圳,一众AI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一些互联网大厂的AI技术领军人物,都是青年人才。这与深圳 “青春之城”的城市底色相匹配,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2.5岁,比全国平均年龄年轻6.3岁。其中,14岁-35岁青年常住人口达801.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45.66%。

种种信号表明,人工智能竞争最终还是人才之争,而年轻人将成为生力军。谁能吸引更多对新事物充满探索欲的年轻人,谁能率先打造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人才队伍,谁就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在这种背景下,“百万英才汇南粤”来得恰逢其时。深圳春秋两季两次奔赴上海招才引智,也是将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置于核心位置,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招聘对象,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的台阶。

事实上,深圳早已有所动作。继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今年初,深圳再出人才新政,将应届生求职免费住宿延长至15天,喊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更将推出“超常规举措”,推动实现“从一张床到一套房”的全方位保障。

人形机器人出现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专场上。

面对人工智能领域对年轻人才的强劲需求,深圳着重提出“构筑富有吸引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地”,将“大力引育青年英才”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将面向国内外一流高校,加大青年创新人才招引力度,同时加大人工智能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对人工智能人才进行分档支持,提供生活安居、创业辅导、空间支持、资本助力等全方位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助力企业和科研机构引才留才。

可见,从吸引人才到留住人才再到托举人才,从培育本地高层次人才到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层次人才,深圳已推出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和行动计划,“百万人才汇南粤”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让“年轻人“拥抱“年轻的事业”,让人才的涓涓细流激荡出人工智能产业跃升的滔滔洪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得先机,重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话语权,深圳正在路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