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央行候任行长安娜·布雷曼(Anna Breman)将在12月履新,她表示将“聚焦”控制通胀,但眼前更紧迫的任务是推动经济复苏。
外界认为,布雷曼上任后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新西兰央行的政策轨迹。尽管自2024年中以来已累计降息250个基点,但经济依旧疲弱,就业和活动回暖有限。
第二季度,新西兰GDP环比萎缩0.9%,引发市场对10月再度大幅降息的呼声。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央行自2月以来仅降息三次,通胀逐步回到目标区间,就业仍维持低位,经济也在温和修复。
分析指出,新西兰此前激进的紧缩虽压低了通胀,却拖累了就业和增长。近期,美国加征关税对葡萄酒、肉类和服务业造成冲击,相当于GDP约2%的出口受压,进一步加大压力。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康威(Paul Conway)坦言,二季度经济同比零增长,复苏前景依旧艰难;美国的贸易政策制造了“高度不确定性冲击”,成为拖累。
在国内,房价未能随降息而上涨,财富效应未能支撑消费。与此同时,失业上升,人口加速流出澳大利亚等地寻求机会。
布雷曼将在复杂环境下接棒,可能需要推动央行政策框架的调整,以兼顾物价稳定与就业支持。至于全球不确定性,她和其他央行行长一样,只能“边走边看”。